三月初加入了画字儿读书写作挑战营,想着能够改正我的懒癌,于是我就参加了挑战营。现在要结束了,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改不了坏习惯,可以试着培养一个好习惯。按理说作为闲散人员更有时间读书,但是这么好的时间不拿来蹉跎就太可惜了,所以读书的时间还是没多少。不过至少这段时间每天坚持写点文,有时候是读后感,有时候是其他文类,也算是小小的进步吧。
这几天,大概翻完了《活法》《人生由我》,我觉得相对《活法》的风格我更喜欢《人生由我》。活法是第一本看完的,不过我有点排斥稻盛和夫的叙述方式,一种凌厉的教化语气,给人一种不可质疑的态度,不过这也符合他的人生风格。同样是自传,梅耶就比较有娓娓道来的韵味。活法更像是一本励志书,给人带来动力。只可惜,在我这里中断了。人生由我读完,我将她介绍给同学,不过很可惜,她没找到这本书,只好换其他的。
画字儿的挑战营会有干货课程,大多是画字主讲,她的热情已经溢出屏幕了。比如《为什要读书,如何高效阅读》,课里分享了一些读书的方法,比如鱼骨笔记法,看书要做笔记,这个就很有参考点。不做笔记,一览而过,容易记不住内容。昨天也有一位群友分享说的摘抄法,我也认为有效。我并不是所有书都做笔记,或者说我几乎不做笔记。但是我时常会将书里看到的新观点拿出来和朋友讨论,也算是思考,不过没有写下来的话,很快又忘了。我应该要学会做笔记,首先不能怕麻烦,挑一本书精读很重要。接下来就是《如何撰写阅读笔记》,《如何坚持每天输出500字》,《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如何找到个人优势,并制定计划目标》,《投稿上刊的正确姿势》。画字儿还分享了约稿信息,虽然那些内容我都不会写,但是可以看出画字在文字创作的丰富资源。还有一个北欧艺术家分享的个人艺术人生观,以及张导分享的数字信息时代的新兴自媒体。
每天有群友们轮流分享,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同角色,每个人的生活都特别而精彩。比如内容官的精彩人生,我认为可以写一本低配的《人生由我》。还有问题答疑,画字儿会将群友的问题收集起来,把自己认为的观点分享给群友,然后一起讨论。画字的《混在985》按理说,从我知道她的佳作,到现在应该也要看完了。但我这个读书就是比较容易中道崩殂,一本书,翻个头,又找下一本,同时翻好几本,挑最好的一本看完,再倒回来,找之前没看完的书。比如这个月,我打开了季羡林,余秋雨,唐吉诃德,王阳明,倪海厦,木心,我打算木心先看。为什么呢,因为我想在短期内,了解木心这个人。所以其他的书就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看完,我并不是找不到书看,而是一堆书可以看,无从下手。
画字儿会在课程中提到她写的一些段落,我认为画字儿的描写能力是超乎普通作家的。因为画字的专业是画画,擅长画画的人会对细节与色彩结构了解更透彻,何况是精于此项技艺。
不过我还没看完,等我看完再来讲讲画字的书。
关与平时的问题答疑,也有很多可以参考的点。比如关于容貌描写,关于情节的安排等。
(时间要截止了,我就先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