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波一王老师,因处理班里的一件告状事件而在网络走红,网友一阵好评。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学生B将学生A告到老师处,原因是A带巧克力到学校,于是老师以学校禁止带零食的理由,没收巧克力;下午,B又向老师告状,原因是A骂他,甚至想打他。而老师渐渐弄清事实:A带巧克力到学校,而B威胁A把东西给他,不然告老师,A不从,于是B将A告到老师处,还笑话A。老师的处理是让A当着B的面把巧克力吃了。我认为这个老师的做法在某些方面来看是比较得当的。
首先,先对王老师点个赞,相比于一些老师的厉声呵斥、体罚、请家长,她这种豁达幽默、有智慧的做法是比较合理的。其一,她耐心地弄清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没有进行暴力处理,而是用话语教育孩子,并以贴切小孩子的心理的方式来处理问题——让A学生当着B学生的面吃掉巧克力。其二,对恶意告状者没有姑息。记得以前班上总是时不时传出某某人被人举报干了什么事,然后之后的日子人心惶惶,而那时候的老师似乎很喜欢告状者一样,企图通过告状者来掌握班级的动态。而这位王老师,对B学生的威胁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她自己也表明不想通过学生告密来掌握班级动态,这比较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培养,促进班级和谐。其次,我对王老师的某些做法表示有些不认同。其一,既然学校禁止带零食,她在得知学生带零食后也没收了零食,那为何最后让A学生当着B学生的面在学校吃了巧克力?是否是对学校的规则的不敬畏?其二,老师为什么要将这件事情公之于众,让A、B学生接受全国人民的道德审判?是否没有保护好学生的隐私?老师的对B学生的态度是否定的,那B学生同样也会受到我们的批判,那如果他知道这些,是否能够承受?
所以,我认为这件事具有更好的处理方式: 试着让两个小朋友在校外分享这块巧克力,这既保证了规则的实施,又教会孩子们分享。尽管B学生之前威胁A学生,但我坚信一个“蛋糕原理”——如果有人欺负你,你可以和他分享东西,或许他就会对自己之前的行为感到愧疚,日后便会好好和你相处。
微博评论中,网友们对自己小时候被告状或者目睹告状这件事深有感触,大多痛恨告状。据此,我们该如何对待小孩子告状这件事?首先,我们应该明白,小孩子为什么会告状。因为小孩子认知有限,自己处理不了的事,干脆让大人来解决。其次要分清孩子告状的目的或者性质。就如王老师发表的文章里,分成四种,第一种是面对学习生活上的琐事,想通过告状发泄一下。第二种是出于正义感,对周围一些不公现象的抨击。第三种是维护自己利益。第四种是出于嫉妒或威胁而向老师告状。然后,我们应该对症下药,对不同性质的告状采取不同的方式。对于第一种,我们应当给予安慰与鼓励,多给孩子提供正能量,教孩子处理一些琐屑的事情。对于第二种,首先,我们应该对孩子的正直进行肯定,然后再根据问题的严重性进行私下交谈或者是公开处理,其次也应该提醒孩子,在维护正义的同时,是否也可以让同学改错的姿态更加体面些,是否可以通过私下交流指出问题而不是当场立即指出。对于第三种,我们应该站在正确的立场上,了解事情的原委,不仅要处理好纠纷,还要教孩子怎么与他人相处、处理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对于第四种,性质就比较恶劣了,我们应该对孩子进行促人醒悟的打击,积极引导他们向正确的方向走,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的卑劣,早日脱去这种坏思想。
小孩子告状,大多数处于懵懵懂懂的心理,很多时候并不是恶意,需要我们正确地去引导。希望我们认真对待垂髫,为他们创建一片蓝天,而不是做一个键盘侠,在一旁对他们的行为指指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