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学习之前,我的认知里,和孩子的相处可能仅局限于“说话”,而且越说越没话。参加完实操班回来,越来越感觉聊天能力的重要性。
和小宝聊天
接娃回家的路上。
我:晴晴,今天开心不?
晴晴:开心。
我:今天在学校发生啥事了给妈妈说说呗。
晴晴:我碰到某某小朋友了,他对我大吼。
我:咋回事宝?妈妈没在现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能给妈妈说说咋回事不?(此时没有关注孩子的感受,应该说:晴晴是不是很生气?然后再问还有吗?然后再共情一下孩子。)
然后晴晴又叙述了一遍。
我:那晴晴有啥开心的事和妈妈说说呗?
晴晴:想不起来了。
反思:自己没有为孩子解决问题,一直想让孩子给自己分享开心的事情。没有满足孩子心理需求。
和大宝的日常
大宝写作业时,有8个词语需要默写,个别字笔画太多,大宝放弃,感觉自己不行,自己豪爽地说,咱就默写5个就行,娃默写了5个,最后自己又让他默写了剩余的3个。
此种行为让娃对我的信任会减少。自己应该把默写的目的和不会默写的后果给其呈现一下。
大宝写完作业已经很累了,还剩故事打卡,于是我想自己给大宝和小宝一起读吧,于是没和大宝商量,直接喊小宝来哥哥屋,哥哥不让小宝坐他床上,结果是,大宝说自己读,把我和小宝“轰”出去了。
反思:1.自己没有尊重大宝,说默写五个就应该默写五个;
2.自认为大宝累了,没有征求大宝意见,就喊来小宝一起讲故事,大宝感觉没被尊重。
和老王的聊天
早早起床做饭,送大宝上学,回家后,老王已起床。
老王:梓旭是不是穿错袜子了?(言语中有些生气)
我一看,确实是。
我:我早早起床做好饭你没看见,我去送自己你没看见,就看到穿错的袜子了?
老王无语。
如果复盘:
我:就是。我还没看到呢。这小家伙太粗心了。不过早上时间有些紧张,他可能没看到。今天回来我说说他。不过,老王同志,刚才我送梓旭回来的时候,一直在想你看到我做好早饭开心幸福的样子,想着你会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