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本相见恨晚的书,现学现用了一些书中的方法在儿子身上,效果还是蛮不错滴。
标签: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精神病学(精神分析),人际神经生物学,语言学,复杂性系统。先天后天的关系等。
研究表明,孩子对父母的依恋与父母对自己早年经历的认知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本书的基本原理和《父亲的因素》如出一辙。都是从认识过去来解决现在的问题。把两本书放在一起读会有很好的效果。
我们过往的经历往往决定了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孩子哪有什么过错,在教养过程中的问题绝大部分来源于我们自身而非孩子。要真正处理好这些,认识自己是关键。
我们认为微不足道的小事,在孩子眼里却可能意义非凡。孩子一般来说都很敏感,常常会受到我们无意表现出的情绪或心理遗留问题的伤害。因此和睦的家庭环境对儿童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父母可以帮助孩子理清由失去经历所带来困惑和恐惧。
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倾听和沟通,是育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细致耐心的沟通有助于健康的依恋关系的形成,这对建立相互信任的亲子关系尤为重要。针对跨文化领域的研究表明,所有健康的依恋关系都有一个共同点,即父母和孩子都具有向对方发出信号并接收对方信号的能力……孩子的心理健康就是在这样亲密沟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最后,对孩子来说“安全感”是最重要的,父母应该也必须能够为孩子建立一种安全的依恋关系,培养他们的共情能力和同理心,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