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低谷最好的活法
天足够高,便能“任鸟飞”;
海足够阔,便能“凭鱼跃”。
心足够宽,生活便无难处之事。
这一路上,走过泥泞,走过风雨,让自己看惯了世事无常,也尝尽了人情冷暖。
看透生活的本质后,才明白往后余生最好的活法就是:
面对无常,随遇而安;
遭遇非议,静而不争;
求而不得,那就放放。
01
面对无常,随遇而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唐·刘禹锡《陋室铭》
刘禹锡当年因改革失败,从一朝大臣被贬为边陲小官。
当地知县对他百般刁难,先是逼他搬出衙门,住去城南。
没想到刘禹锡不仅不气,反而觉得面江而居,景色怡人,当即以“白帆”为题,撰对联一副贴于门上。
知县气急败坏,又心生一计,令他搬到狭小的城北,看他如何江前观帆。
然而,在刘禹锡眼里,城北房虽小,但坐落河边,岸柳成行,别有天地。
他又即兴赋诗一联:
杨柳青青河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
知县火冒三丈,最后把他安置在城中一闭塞荒凉之地。
这次无帆、无河、无柳、只有一桌一椅,和一张床。
没想到,面对如此家徒四壁之境,刘禹锡灵感大发,写下了格调轻快,传诵古今的佳句: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从宽敞明亮的府邸到四处阴翳的破屋,这中间的落差,犹如沟堑。
面对荒凉的处境,有人选择“自怨自艾”,有人选择“既来之则安之”,而刘禹锡是后者。
心若不动,万事从容。
《易经》中曾说:“曲成万物而不遗。”
世间万物的发展都不是一条直线,人行于世,能攀高峰,亦会遇到低谷。
遇困境时,我们应该像溪流一般,不执着于眼前的险阻,拐弯前行。
哪里有路就往哪里去,处处是风景,时时安自心。
看似随波逐流,但只要心怀远方,哪怕曲线前行,最终也定能汇入大海。
而蓦然回首之际,曾经的那些弯弯绕绕,风沙雨雪,都是人生中最美的回忆。
尚和道+瑜伽+冥想+读书+身心灵成长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