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1:
暑假在老家住了七八天,心情和当年回故乡的鲁迅一样沉重。
我对老爸说:“我在村子里逛了一大圈,感觉和鲁迅笔下的《故乡》一样衰败破落,唯有不同的是,比鲁迅的故乡多了一些新房子……”
老爸说:“农村一直以来就是这样…
故乡2:
那天傍晚,在老家村子里(自然村,也就是村小组)兜了半圈,如果我这四十多的也算年轻人的话,我一共只碰到四个年轻人。
一个戴着头盔,骑着女式摩托,看身材身段,应该二十上下,估计是回乡过暑假的大学生。因为头盔护目镜的缘故,看不清是谁——就算能看清,估计也认不得。且不说从小一直在镇里读书,读完书又在镇里,县里上班,但就离开镇里到市里上班都快二十年了。除了老一辈及同龄的发小,外面娶进来的,及小我们五六岁以上的基本上不认识。
另外两个是夫妻,老婆在外用抽水机给稻田抽水,老公是小时发小,在家门口杀鱼。老婆我见过,但不知道是谁老婆,还是聊一阵才知道是哪个的。父亲告诉我,他们夫妻是不得已在家,母亲卧病在床已三四年,要照顾老人。
第四个,也是发小的老婆——不是从他们家门口经过,我也不知道她是谁。路过他们家门口时,小孩子问我是谁,要找谁。面对儿童相见不相识,我笑了:“你爷爷奶奶就认识我,你们的妈妈都不见得”。
为了消除小朋友的误会,我一一点出了孩子父亲和姑姑的乳名,问对方到底是谁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