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涵悦
首先,介绍《诗经》的相关概念
《诗经》诗歌多为四言,偶有五言,与唐代五言、七言的格律诗相比,展现了诗歌创作者们驾驭语言能力的提升,折射了文学史发展的规律
介绍重章叠句,展现音韵美、意境美(在《蒹葭》分析中段与段的重复与细微差别可作颇多阐释)。双声词、叠韵词也可增加音韵美
《诗经》六义,风雅颂为内容分类,赋比兴为表现手法分类,比兴要着重强调概念,为分析作好准备
其次,围绕景物特点、主人公情感,景物特点与主人公情感的关联即比兴手法的运用进行文本解读
比如第二段,水草天然而柔美,被采摘食用。主人公对淑女日夜追求的热切爱慕(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追求艰难求之不得的忧愁与强烈思念的深情执着(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以及翻来覆去睡不着的煎熬(辗转反侧)
要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特点,而在阐述主人公情感时候要善于利用翻译将情感产生的机制表述完整,并且精准提炼情感,还要把情感层次梳理完整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之间既有“兴”,即“荇菜”激起主人公的痛苦相思,更有“比”,即以采摘荇菜比喻君子内心荡漾、希望追求淑女
第三,强调《关雎》情感的纯正、借以反思当下对人原初情感的背离
先询问学生全诗情感的特点,答曰美好而含蓄之类
再引入《论语》“《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快乐不是没有节制,悲哀却不至于过于悲伤。)”以及“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想纯正)’。’”强调其中有愉悦感、始终保持期许的恰如其分的爱的美好与纯正,悦己而爱人,这也是人性可贵可爱处
再引入《易经》“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一句,探讨男女情感的价值在于其美好可迁移至其他人际关系,且延展、构建起完整的人伦网络。这就是被列为《诗经》首篇的《关雎》中爱情的道德价值。而《关雎》的曼妙恰在于其中爱情有道德感而臻于醇正,却又不被道德感束缚而展现出爱情本身的鲜活美感
在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爱情观之后,恰可引导他们反观现代人对于暴力化情感、极端化情感的表达充斥于短视频、游戏、网剧等,而这恰是资本与流量的操纵,我们需要反思我们对于原初情感的背离
最后探讨了《关雎》阐释史上“后妃之德说”,辩证看待其充斥男权想象,但又是封建社会帝后各司其位、百姓安乐的整体统治秩序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