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踏进这个会场开始,你们就窃窃私语,是在猜我的年龄吗?还是猜我的辫子是如何编的呢?还是因为我有Bingling 的发绳呢?我很好奇。
有谁可以告诉我吗?(设框的互动)
很好的提问,还有吗?这位美丽的妈妈,你看的真仔细,这跟发绳是我自己编的,市面上还真买不到。你真识货,下课后,来找我,我可以给你私人定制一条。
场地里优雅地转一圈,邀请大家闭上眼睛。回想一下,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心里有怎样的感受。
扮演流哈喇子的花痴女,通过看到,连接身体的反应。
看到孩子可爱,身体的反应。
看到孩子顽皮,身体的反应。
看到孩子哭泣,身体的反应。
(引出孩子的多面发展,每一个都真实)
倾听表达和诉求。
【观点:爱子如其所是,而非如我所愿。】
【观点:被迫分离的心锚】
孩子上幼儿园,与妈妈分开,与养育者分开,我们有双职工家庭,没有老人帮忙带孩子,孩子早早入早教的吗?举个手我看看,真的有,还不少。
孩子经历早早入托,入托的离别,孩子会怎样?
陌生环境,孩子的天塌了,哭声一片,闷闷不乐。此时我们需要做什么?种心锚,消除印痕。
大家想知道,我是如何做的吗?
讲一个小故事,我的孩子小贝,小时候奶奶带着,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妈妈你去哪里啊?我也要去,我到哪里他都想跟,不给跟他还哭。
在座的朋友,有没有遇到这样的事。
看到他哭,我就在反思,有没有比哭更好的办法。
一到我的上班时间,小贝就感觉到了,这个时候,他谁也不要,就粘着我了。我邀请他一起下楼,主动跟他拜拜,并加了一句话:太阳落山了,妈妈就回来了。
如果加班,我会换一句,月亮公公出来的时候,妈妈就到家了。就这样光明正大地,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我们友好地告别,孩子看天就知道妈妈该回来了。在那之后,哭闹粘连就逐步消失了。
幼儿园的分离同样也适用,我在小贝刚入幼儿园的时候,沿用了这样的方式。
【观点:身份的认可】
这里提到一个词,身份。我们每个成人都有身份证,其实这里的身份不是说我们身份证的身份,而是给自己的身份定义,再分享个故事,我的侄子,我姑妈在带他时候说,宝宝的车真多,这些车你拆了装,装了拆,你以后一定会是个汽车修理工。大家有没有遇到类似的情景。
侄子每次出去玩,你们猜他专门会看什么?看汽车4S店,看哪里忙忙碌碌的修理人员,还会很大声地跟他奶奶说,奶奶你看,汽车修理工,我以后长大了也要做汽车修理工。
这个故事,大家有何感想?
(倾听发言,给关注)
其实孩子很纯真,我姑妈不妨换一换表达,宝宝的车真多,这些车你拆了装,装了拆,宝宝长大以后一定会是个汽车设计大王。大王都出来了,是不是孩子喜欢的啊?认可他的身份,他会向着你所认可的那个身份去发展,这点你们相信吗?一句话成为:汽车修理工、汽车设计大王
你们觉得哪种好?其实未来即使成不了汽车设计大王,做汽车修理大王也不错吧,这就是一种身份认可。
今天回家后,再坐的各位,当听到孩子说,妈妈我以后要当宇航员,我想美国总统,你们会怎么说?你不行,别瞎说。我们应该说什么?好的,爸爸妈妈全力支持你。
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光临,那个相中我发绳的伙伴留一下,我们可以继续聊一下发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