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广志。
今天无意中刷到一部纪录片:《富哥哥穷弟弟》。讲的是一对出生在普通家庭的兄弟,从小吃着同样的饭,接受着同样的教育。长大后哥哥成了亿万富翁,弟弟却流浪街头。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一奶同胞的亲兄弟有差异也很正常,但像差异这么大的我还是头一次看到。
但为什么境遇相距如此之远?看完影片后,我觉得其实从一开始俩兄弟的命运就已经出现了不同。
01
一切只能靠自己
在影片开头哥哥就说道:与弟弟被宠溺更多相比,自己从小就开始学会独立,每天早早起床卖报赚钱补贴家用。而彼时的弟弟不是在睡大觉,就是在破坏公物,卖小黄书,买香烟。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可以发现:在家里,不受重视不受宠的孩子长大后往往混的都不错。比如《都挺好》中的苏明玉,由于是女孩,从小不受母亲待见。大哥苏明哲出国留学,卖房。二哥苏明成平时吃好的喝好的,结婚时为了买婚房母亲又卖了一套房。
而她呢,想买个练习册的钱都没有。可恰恰最后苏家所有的麻烦都是苏明玉给平的。所以有人说:如果没有苏明玉,这部剧应该叫《都得死》,所言不虚。
02
知道自己要什么
哥哥伊万21岁独自离家开始创业,挣到人生的第一桶金。此后周而复始取得了今天的成绩。这个哥哥一直足够自律,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聚焦于自己要做的事情。
而弟弟呢,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了虚无缥缈的末世言论上面。工作上,换了无数的工作,但从来没有一份工作干的长久,最后只能在建筑地干干苦力,维持基本的温饱而已。
03
财富认知
在影片中,兄弟俩有过一次激烈的争吵。弟弟认为哥哥曾经答应过自己,要给自己买一艘船,但没有兑现这个承诺。而哥哥解释说如果将船从荷兰运回来,会花费很多很多的钱,很不划算。
在富人的认知里,花出去的每一分钱都应该有价值。船属于纯消耗品,并不会使自己的财富增值。我们总认为富有的人花钱肯定是大手大脚的,其实正是因为精打细算,所以才更加富有。
看影片的时候,看到有个弹幕说到:弟弟只是在遵循自己的内心,过自己想过的生活罢了。
也许是吧,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不过如果让你选择的话,你是愿意做哥哥那样的人,还是弟弟那样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