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不认同《活着》里面所表达的信仰,虽然那本小说的情节以及文字的遣词造句是吸引着我看完的。如果活着就如同生命像一头老牛那样坚韧、萧瑟地在暮色中摇晃着残年,我觉得真的不太有意思,不太有意义。但是那时我还找不出更高尚的活法该是什么。但只要是碰到有人把这本书或这个电影捧上天去的时候,内心还是有那么些疙瘩。活着就是单纯地活着,不管遇到多么大的打击、多么惨烈的变故,一样能像一头孤独得老年那样嚼着草,活下去,这就是中国式的伟大。那是我第一次对一本书产生强烈的怀疑。如果每本书我都觉得好那也是不正常的。所以我对自己能有这样的判断和想法还是蛮满意的。
直到最近,看到周围那么多人活得阴阴郁郁、不耐烦、很无聊、很无力,自己也渐渐能体会到同感时,我突然觉得人的存在状态也不过那么回事,大多数状态并不是很高尚,或很低贱。有的人拼命晒各种照片,结婚的,旅游的,自拍的。在这所有中,我觉得自拍最不靠谱。那该是怎样的一种自欺欺人和自我欺骗。一个人的自拍是最容易自我感觉良好又最容易让人失去真实判断力的事物。再丑再难看的人,自拍都可以恍惚得很唯美。只见一角,不见泰山。一个人看不见身体其他部分,单纯拍个脸,如果有机器能帮他们记录下整体,大概才能让其认识到自我良好是多么愚蠢的事。当然了,这所有的事情暴露的就是:大家活得太苍白了。时不时看到刚上班的同学发签名,不想去上班之类,上班怎么这么无聊,想到上班就头痛的话。我就想你丫才上几天班啊,就苦啊痛的。难道比我还无聊?我这么忍受不了枯燥的人,竟然坚持上了三年班,有时想想,竟是那么不可思议。可能,每个人都学会自我妥协。
于是,我开始重新思考。如果一开始我认同《活着》里面想表达的理念,我的人生是否就会活得轻松点。每天当我觉得生命怎么这么苍白的时候,想想,活着仅仅就是活着,仅仅就是想想晚上吃什么,今天看什么电视,如何把今天剩余的时间打发掉。仅此而已的意义,那该是多么容易和轻松的事。没有高于活着的意义,吃什么,今天在哪儿睡,等下坐公交时能有位子就好了。看吧,是不是突然觉得一切变得很美妙了?简单了?不用再去想还有什么东西没学,还有什么没掌握,学了也是迟早要忘光的。再去学一门技能什么的,你都快三十岁的人了,该学得早学会了,不会的也没必要掌握了。活着就是仅且是,活着而已。
《活着》到底是教会了我们更轻松地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