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会把事情分为简单的、困难的;重要的、不重要的;能给我带来回报的、没有什么回报的;等等~~
当头脑中有了这样的划分后,我们对待事情的态度也不一样。
比如,我在学生时代,似乎一切都是以学习为中心,于是吃饭、睡觉、玩儿这些都不重要,似乎只有在学习,哪怕做出假装努力学习的样子,才是正确的,才能得到父母师长朋友的夸奖,做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事情都属于不务正业,而且如果自己没有时刻想着学习,心里也会对自己有很多的批判。
学习是重要的,学习以外的事情不重要, 这样的教育方式下的我,不会享受每一顿饭,而且认为打扫卫生,洗碗洗衣服这些家务事也纯粹是浪费时间,于是就敷衍了事,心里也不太愿意去做,做的时候怎么做的快怎么来,心想以后反正可以用智能机器替代,于是似乎活成了学习的机器,常常觉得很枯燥,无聊,当然我也成了一个无趣的人,常常表现的过于稳重,理性,似乎这样我才是活的正确的。
2022年9月,我选择去学习传统瑜伽,在行动瑜伽的练习中,我慢慢学习了一个人对待生活中的一切该有的态度。
本质上而言,事情没有重要,不重要之分,每一件事情都值得我们认真的去对待,如果我们把每一件事情都当做对自己的训练,全然的投入到当下需要我们做的事情当中,训练自己的专注力,哪怕是简单的事情,洗碗,打扫卫生,洗衣服,等等,只要专注其中,做到自己的极致,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当成自己第一次去做,也是最后一次去做,在做这件事情的过程中就可以收获满足和幸福。
一件小事,能做到极致,也能彰显伟大,但是我们往往眼高手低,过于自大,可是一个人连小事都做不好,又如何成就大事呢?
所以,从做好每一件小事着手吧!
今天又读了吴军写的《具体生活》一书,发现智者的观点和智慧都是相通的。
摘选《具体生活》中的词句分享如下:
1.她的表演的第二个特点在于,通过细节处理把听众带入情境中,这种对听众的引导是真正一流大师的水准。独奏会结束之后,我的大女儿讲,内田光子第一首曲子其实就是要展示一个“炒土豆丝”的技巧——虽然土豆丝谁都会炒,但名厨出马,从刀功到火候,再到味道都和常人做的有很大区别。很多时候,利用很贵的食材,做出一道美味并不难,难的是将土豆丝这样简单的家常菜炒出好味道,让大家回味无穷。内田光子通过一首简单的曲子做到了这一点。
我时常在想,真正一流的大师是在任何小事上都能体现出一流水准的人。很多人会觉得,某件事情太简单,它体现不出我的水平。但我觉得,其实反倒是小事情能够见真功夫。
2.一些人苦恼自己学习了很多,但水平不见提高。终身学习固然重要,将所学的道理有意识的付诸实践,主动用它们来做事情更为重要。穆蒂等人不仅学了一辈子,而且做事做了一辈子。
3.在萨尔茨堡,几乎所有的大师们都在告诉大家一件事,要有本事把小事情做好,并且一辈子都要不断努力。
4.区分一流和二流、三流并不需要通过什么复杂难做的大事,一流的人可以从平凡中显示出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