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打快驴》的故事:
农夫养了一头乖驴,一头懒驴。
乖驴可以乖乖驮4袋面粉,任劳任怨,万无一失。
懒驴驮2袋万无一失,3袋有时候尥蹶子,4袋就地打滚让面粉撒一地。
按理说,懒驴应该挨鞭子对吧?
想象一下你是这个农夫,有7袋面粉的时候,会让两头驴各驮3.5袋吗?
不会,你会让乖驴驮4袋,懒驴驮3袋。
如果你只有6袋面粉,为了「万无一失」,你还是会让乖驴4袋,懒驴2袋。
当你有了8袋面粉的时候,乖驴4袋,懒驴3袋。第8袋放在懒驴背上,懒驴直接趴了,这时候你会让乖驴试试5袋。
乖驴“努力工作”完成驮5袋的超额工作量,你大概率会感动,想着回去给乖驴加一把精饲料。
但回家发现精饲料只够两头驴吃两天了,你会想:害,还是省省吧,只能委屈乖驴了。
到最后,7袋面粉,3袋的懒驴又想打滚了,你会让乖驴驮5袋,懒驴2袋。
——你又不是没驮过5袋。不听话拿鞭子抽你。
再后来又有8袋面粉,懒驴只接受2袋,乖驴驮不动6袋,你甚至自己背着1袋回家,还把怨气撒在乖驴头上——它不中用就算了,你怎么也学着偷懒不出力了呢?!说完又抽了乖驴两鞭子。
当乖驴常年疲劳工作,快速衰老,干不动活的时候,乖驴会马上被淘汰掉,变成传说中的驴肉汤,驴肉火烧。
懒驴体力劳动少,活的更久,驴棚发展壮大以后,荣升驴棚元老,走上养老岗位甚至管理岗位。——他会对年轻的乖驴、懒驴们说,知道吗,之前有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老乖驴,我很想它,大家要像它学习,为农夫多做贡献。
农夫可能会花时间精力去纠正懒驴,甚至会雇佣一种叫“驴力资源”的人帮忙,更多的农夫不会。
而“驴力资源”为了出成果,好交差,还是会倾向于鞭打快驴。
驴棚发展壮大以后,农夫成立了「阿尔阿尔啊~面粉运输公司」,农夫希望新来的乖驴、懒驴们学乖驴还是学懒驴?所以给新驴们演戏的时候,你选择让它们看到懒驴被抽了两鞭子屁事儿没有呢,还是让它们看到驮着6袋面粉的乖驴因为走得慢被抽了两鞭子走的更快了?
从以儆效尤的角度讲,处罚一个冥顽不灵的渣渣懒驴,和处罚一个表现努力,错了要认,认了要改的乖驴,哪个更有教育意义?什么,你靠奖励、激励?那你还配当资本家吗?
职场上如果你很听话,让你干啥你干啥,而且完成的还不错。
那么恭喜你,你被安排的工作会越来越多,到了年底兑现所谓的「奖励」、「提拔」的时候,老板(领导)会跟你说,公司有点困难,奖励你提拔你大家都有意见,你先委屈委屈,我肯定给你记着,有机会再给你奖励个大的。
不听话的人要哄,要安抚,当然,过分不听话会被辞退。
听话的人只配多干活。
整个职业生涯,懒驴只需要完成最低工作量,不被送去做驴火就够了。
甚至有情商高的懒驴,7袋面粉都甩锅给乖驴,自己陪着农夫空跑,争取到农夫走累了骑自己的光宗耀祖的重任。
乖驴埋头吃饲料的时候,懒驴还会往农夫怀里蹭蹭,眼神中带着感恩。
于是懒驴从牲口、生产工具,升级为农夫挚爱的宠物,农夫给懒驴加一把精饲料的时候,也带着发自肺腑愉悦,不心疼成本了。
而乖驴,总有更多的工作等着自己,直到累死,或者学会做一头工作量很多的「懒驴」。
永远学会鉴别以及永远不要相信老板的大饼。
补一个老板视角,驴和骡子的故事——
侧面告诉你怎么解决,驴子没法选择主人,人可以主动离开雇主,哪怕离开一段时间(生病请假)
有一个赶车人,赶着一头驴子和一头骡子动身出远门,驴子和骡子都驮着重物。
驴子起初在平坦大路还能稳稳当当地走,可是到了一座大山脚下,要走上坡时就觉得难以承受了。
他请求骡子帮他分担一小部分,以便他把大部分东西驮到家里。
可是骡子没有答应。
不久,他们走到一个荒僻的地方,驴子驮得筋疲力尽,一跤摔下山崖一命呜呼了。
赶车的无计可施,只好把原来由驴子驮的东西都加在骡子身上,连剥下来的一张驴皮也放了上去。
骡子驮着如此多的东西,叹着气对自己说:“唉,真是活该!当初驴子要我帮他一点儿忙,要是我答应了,现在也不至于除了驮上他驮过的东西外,还得驮他的臭皮囊了。”
画饼人的管理智慧——
能者多劳是天经地义的。
多劳多得就有待商榷了。
最后:你要小心这世上的坏人,他们都憋着劲教你学好,然后由着他们使坏——王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