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时候,学校组织文艺演出。可能是因为实在凑不齐人了,我这个演话剧只能当棵树,唱合唱只能送送水的人也被选进去了。
演出的节目很简单,一个集体舞,没什么动作,没什么配合,按照老师教的走走队形就行。练了几次我也发现确实很简单,难怪他们敢让我上。
经过近一个月的排练,终于到了登台的时刻。毕竟是第一次在全校师生面前表演节目,大家都有点小鹿乱撞,我心里的那只更是蹦跶得不行。
聚光灯亮起,音乐声响起,动次打次......不对,当时是个舒缓的乐曲,我们按照之前排练的步伐,摆出了一个又一个造型。
我当时瞬间有了一种站在舞台中央的感觉,尽管周围还站着十几个小朋友,高的、矮的、瘦的、胖的......等等,这胖子哪儿来的?排练这么多次,没见过他啊?难不成是替补?
等我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自己因为过于陶醉,已经跑到了别的阵营,而自己原来的位置现在空无一人。
那个时候感觉整个人的血液都逆流了,甚至进化出了一个上帝视角,看到这个舞台上残缺的那个 “口子”,写满了羞愧。
不过好在我反应还不算太慢,发现问题就马上纠正,并回到了原位,完成了随后的舞蹈。跳的过程中,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祈祷这个演出赶快结束,别再让我出丑啦。
整场演出还算成功,大家也都比较满意,只有我一个人一直对当时犯的那个低级失误耿耿于怀,并且因为这件事郁闷了好久。直到几天后,实在憋不住和一个小伙伴提起了这件事,希望他能安慰我一下。结果他先把我问住了:你说的是什么时候的事儿啊?
我一时语塞,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因为不想详细描述那次的窘境,我就开始一次次委婉地提醒他,可是他怎么也想不起来。开始的时候,还以为这小子就是跟我装傻,想逼我自己承认,后来发现他是真的不记得了。
到此为止,他的表现其实已经给了我最大的安慰了。因为我们俩的关系还不错,平时互相也比较关心对方,结果这小子说他不记得,按照正常的推理,估计其他人还记得我演出出丑的概率非常低。
于是我很快就放下了这件事,并且非常庆幸很小的时候能够领悟到这个道理:别拧巴了,没多少人有空关注你的!
后来有机会看到了一篇研究报告,让我在些许失望的同时,彻底解脱了。
那篇文章的作者是麻省理工学院的Abdullah Almaatouq,文章内容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你在朋友心中的地位,没你想的那么重要。
文章指出,有半数情况我们都是自作多情,你心中认定是 “朋友” 的人,只有53%的概率也把你当朋友。
研究不复杂,研究人员找来了一群大学生,让他们按照关系的亲疏给别人打分,0分关系最远,5分相当于铁哥们或者闺蜜。不光如此,学生们还要猜测自己打过分的这些人,会给自己打多少分。
研究发现,给对方打了3分以上的学生中,有94%的学生认为对方给自己的分数也在3分以上。也就是我把你当朋友,你也有九成的概率把我当朋友吧。
但真相却没这么美丽,这些所谓的友谊中只有53%是双向的,也就是双方给对方的分数都大于3分。至于剩下的47%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友谊而已。
上面的图片就是研究人员整理出的 “友情节点图”,每个节点代表一个人,蓝色的实线表示 “双向友谊”,黄色的虚线则是 “一厢情愿”。线条的粗细代表了分数,越粗表示打分越高。
很让人失望吧!别说其他人不关注你了,可能就连你当成朋友的人都有一半根本没把你当回事。
这个调查结果顿时让我回想起了自己的学生时代,从小学到大学,见过那么多同学,最终留下的能够称之为朋友的人有几个呢?就连这么几个自己觉得是朋友的情况,也有一半的概率只是我的一厢情愿。
可能所谓的成长就是不得不接受一些不那么 “美丽” 的现实的过程。既然这是一个不能回避的事实,我们倒不如看看这件事情积极的一面:
别太在意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关注自己的进步才是关键。
不论是科学研究,还是生活体验都无数次向我们证明了,没有多少人会关注你犯的那些错误,只有你在乎你自己。你觉得别人会嘲笑你,别人会鄙视你,但其实并没有。
能够真正想通这一点的人,会马上从 “表现型” 模式转变为 “进取型” 模式。其实那些表现型的人就是因为太在乎别人的看法,所以期望每一次在众人面前的表现都是完美无缺的,这也导致了他们很难进步。(关于 “表现型” 和 “进取型” 选手的差异,可以参考《自学的另外一个根基》)
道理想明白了就不要再纠结了,所有的不完美都是暂时的,只要自己能够忍受就不必在乎他人的目光。
最后补充一句:既然没那么多人在乎你,你就更要善待自己,因为你才是自己生活的唯一主角,祝大家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