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被别人下某种结论,就像商品被贴上了标签,会作出印象管理,按照标签所标定的去塑造自己,使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引起的,故称“标签效应”。同样是打棒球,被贴上“棒球手”的标签,与“小混混”的标签,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小时候,被父母、亲戚、老师贴上标签;长大后,被同事、好友、客户、陌生人贴上标签。在别人给你设定角色的一瞬间,你会不会也投入进去?比如,当你被贴上太多负面的标签时,你的思想、态度很可能也会变得消极。
更令人遗憾的是,我们中的好多人还给自己贴标签,比如说,“我觉得我性格内向”。这种对自我进行描述的词句无所谓对错,甚至可以通过反思使人更好地了解自己。然而,如果使用不当,就可能不利于个人的发展。就像刚才的句子,若是给自己贴上这样的标签,就会不自觉地与人减少交流,进而越来越不善言辞了。
人生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给自己贴了标签,只会限制自己的发展。对于别人给自己贴上的标签,你要做的就是让自己走出因标签而形成的陷阱,敢于坚持自我。我是谁?我真正喜欢的是什么?我想做什么?我想做“谁”?这就是最简单的“道”。
再说了,即使你接受了别人给你的诸多形容词,你仍是你自己,仍有着自己的悲伤、孤独与喜悦,在这些真实的悲伤、孤独与喜悦到来时,那些从别人手中借用的标签显得多么地荒唐!
怎么做呢?非常简单,运用积极的暗示肯定自己,鼓励自己加以改变。比如,你说自己很一般。那么世界上与你一样的人满街都是,既然这样,你有什么好自卑的?你虽平凡,也至少有一种他人不可及的优势,比如你踏实,不惹事。
你学会了吗?你一定不要用贬义的自我描述,而要用鼓励性话语。如此一来,你就会发现自己没有那么差,你的自卑都是因被贴上这些消极标签造成的。
盲目为自己、他人贴上标签,会让人对事物的态度产生偏差,不要忘了,有的偏差是很严重的,甚至是很致命的。我们必须超越那种贴标签的心理暗示,再不能不加分析地给自己和他人“盖章”了。如果你爱给别人贴负面标签,说明你没事闲得慌;如果你不加过滤地接受他人给你的消极标签,那么你很有可能会被标签“效应”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