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书页,似老友重逢,又似结识新欢。读一本书,品味世间百态,感受别样人生。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依我看,书中还有更好的自己。
第一本书,《纪伯伦诗集》。高中生活如开水烫猪,我们被压在滚烫的热水中,上下翻滚,承受着高压,面对着磨练。无意之中,在同桌的书桌里,翻到了纪伯伦的诗集选,“我常常听到你们谈起犯了错误的某个人,好像他不是你们中的一员 ” ,告诉我不要害怕犯错和失败,更不要因此自卑;“你们的痛苦真是那破壳而出的悟性。就像果核必需破壳而出,才能享受阳光,你们也必需明白痛苦”,支撑着我每一个“挑灯夜读”的夜晚;“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因此我时常回过头去,看看当初走进这所学校的自己是带着怎样的心情。这本书简直成为了我高中时期的强心剂,每一次因失败而自责,因现实生活的苦闷而难以坚持的时刻,我都会再次翻开它,听听纪伯伦先生的回答。短小的诗句,却包含着无尽的人生哲理,教我豁达,教我体谅,教我仁爱。生活如若是苦闷难熬的,是索然无趣的,那么请看看这些诗篇吧,所有关于人生困惑的答案都藏在这些诗句中,这位人生前辈的经验之谈中。
第二本书,《刀锋》。这本书使我爱上了一个人,他不是圆滑处世的艾特略,也不是富家子弟格雷,而是整日“晃膀子”的拉里。他年轻挺拔,有着动人的潇洒风度和明亮的栗色眼睛。他看上去对什么都不在乎,只做自己想做的事,为了追求他心中的人生之谜,他放弃了朋友介绍的好工作,放弃了深爱的未婚妻伊莎贝尔,只身“浪迹天涯”。我醉心于他的豁达潇洒,他有着特有的人生哲学,不需要丰厚的钱财就可以活得很快活,住在廉价蹩脚的小旅馆内,却自在逍遥。他从不为生活犯愁,只要读书、获取知识,就能快乐。我渴望着向他一般学会享受生活,无需为了获得名利而整日忧心忡忡;我欣赏他不顾及他人的目光,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为自己而活的态度。拉里最后有没有求得人生真理,这不重要,他的人生态度,使得他超脱于世俗,他不会像伊莎贝尔和格雷一样在生活的浪潮中老去,他会永远年轻,因为他从不为生活而活。
第三本书,《阿甘正传》。阿甘的一生,无疑是传奇的人生;阿甘,无疑是幸运的人。他是如此幸运,各种机缘巧合,使他获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而他的幸运正是来自他的“笨”。作为一个低能儿,在所有人看来,他都应是不幸的,会在别人的照顾下度过平淡的一生。郑板桥有一句话,“难得糊涂”,我认为不是指做人要一世精明,而是感叹一种人生境界,糊涂地过生活,不要过于精明,为生活精打细算难,要到达这种“糊涂”的境界更难。笨,就是不在乎个人利益,不怕吃亏。精明的人,斤斤计较,为了利益绞尽脑汁;而“笨”的人,吃了亏也照样笑嘻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淡得失,反而快活,如此看来,阿甘的低能,其实是一种幸运。
阅读,解我人生之惑,授我生活哲理。教我豁达,教我释怀,教我改变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