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143天
原文阅读:
7.15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为也。”
译文讲解:
冉有问:老师会帮助卫君做事吗?子贡说:行,我来问问先生。
子贡进去见孔子说:您认为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那是古代的贤人啊。子贡又问:那他们对自己的选择怨悔吗?孔子答道:他们追求仁德,也得到了仁德,他们有什么可怨悔的呢?
子贡出来对冉求说:先生肯定不会帮助卫君做事的。
启发思考:
这里说的卫君,应该是卫灵公的孙子卫出公。卫出公的父亲当时逃到了晋国,晋国正打算送他父亲回来搞乱卫国从中谋利。卫国正在派兵抵抗,学生们就猜测孔子会不会帮卫出公。
冉求摸不清老师的主意,怂恿子贡去问。但这事有点敏感,子贡也不好直接问,就绕个弯子,拿古人伯夷、叔齐之事来说事了。
伯夷和叔齐是一对兄弟,他们是商朝的宗室贵族,相传因为互相礼让,都不肯继承封国的君位,逃到周国。后来,他们虽然反对商纣王的残暴,但又不赞成周武王灭商,认为作为诸侯讨伐天子是以下犯上的不正当行为,就采取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决心不做周臣,不吃周的食物,隐匿在首阳山上仅仅采野菜吃,最终饿死。
他们俩被后代读书人当成古代高洁之士的代表,经常作为典故出现在文章里。孔子评价他们是“古之贤人”,对他们推崇备至。此刻卫国父子争位,跟伯夷、叔齐形成鲜明对比。伯夷和叔齐对君位的互相推让,跟卫国父子争抢王位,两相对比高下立现。
子贡问老师,伯夷叔齐的下场那么悲惨,他们会因此怨恨周武王吗?孔子回答:“求仁而得仁,又何怨?”意思是说,他们这么做只是追求自己的道德标准,所谓“仁”而已,可不敢怨恨别人!
如果较真地追问,孔子又不是伯夷叔齐本人,他怎么能断言人家没有怨恨呢?其实,孔子是借两位古人来表达自己的立场和心态。孔子讲“求仁得仁”,虽未说破,但聪明的子贡马上心领神会了。孔子是时刻念念不背离仁、不违逆仁。“求仁得仁”这个成语就来自这一次师生对话。
他们师生二人心照不宣,可能有的朋友就不太明白了。讨论伯夷叔齐怨不怨恨的事情与孔子帮不帮卫君,有什么关系呢?孔子最看重礼和仁,认为君臣之道的秩序不可轻废。孔子赞赏的伯夷叔齐,内心认可的还是原有的合法统治者,反对以下犯上。所以,孔子自己也不会去帮助卫出公去与父亲争位。
也有学者分析认为,孔子多次赞扬伯夷叔齐不念旧恶,其实是在表达自己的态度,是在向三桓释放和解的信号。孔子当年随鲁昭公流亡齐国,与三桓对立。鲁昭公就像是商纣王,位居政治正统,但缺乏能力和道德。而三桓则好比周武王,是以下犯上的叛逆之臣,但偏偏掌握着权势,谁拿他们都没办法。至于孔子自己,自然就是代入伯夷叔齐的处境。孔子说伯夷叔齐兄弟“不念旧恶”,就是表明自己的态度,自己曾经追随过鲁昭公,但那只是实践自己的道德理想,并不会因为失败的结局就来怨恨胜利者。
当然,在孔子心里,他仍然认为三桓专权是不合理的,而自己当年追随鲁昭公的行为是正义的。“求仁得仁”同样是孔子的一种选择,面对现实世界中复杂多变的各种两难,需要学习孔子这样的君子仁人的态度和价值取向,首先还是从道德高度来衡量和选择,而不会轻易放弃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