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是从哪里看到的推荐,最近买了《我的第一本地理启蒙书》,一拿到书,我便迫不及待地翻看起来,才看了前面「身边的地理」的几章,我便有种相遇恨晚的感觉。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语言幽默,通俗易懂,将很多成年人都难以理解的地理知识用故事的方式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你看到一种好玩的地理,而不是像我们以前教科书那么枯燥乏味。
第一部分,作者就通过有趣的故事把参照物、方位、地图比例尺讲得浅显易懂,我想鲁尼一定喜欢,于是当天晚上兴冲冲地拿出书给他读。
谁知鲁尼并不感兴趣,才读了几页, 他就告诉我:“妈妈,我不想听了,等我长大一点再给我讲吧。”
满腔的热情一下子被浇了冷水,我有点失望,试图劝说鲁尼再听一点,可是他坚决表示不想再听。
经过前段时间跟他不断地磨合,我清楚地知道,他决定的事情是很难改变的,虽然有点失望,可是令我高兴的是,这次鲁尼对于我的劝说并没有竭力反抗,而是平静而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对此,除了尊重他的决定,我还能怎么样呢?
教育是要看时机的,时机未到,不必强求。
他转而让我继续给他讲成语故事,最近他迷上了成语,每天晚上都要我给他讲两个成语故事。
学习成语,说的功利一点,不仅可以为将来写作文积累词汇,还可以此作为历史的启蒙,我当然很乐意给他讲。
其实早在前两年,我就试图教他一些成语,可他并不上心,最近他是怎么突然爱上成语的呢?
我仔细回想,分析应该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他的心智渐渐成长,理解力增强,于是开始留意更简短而有力的词汇表达;二是我近来跟他对话时有意用了相关的成语,激发了他的兴趣吧。
比如前段时间他总爱生气,一生气就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有时还要对我动手动脚,我就告诉他:“不要太过分啊,要适可而止。”
有时候,我在哄弟弟睡觉时,他却总是跑过来要跟我说话,搞得弟弟总是刚睡着又被他吵醒,于是我严厉地告诉他:“你总是不合时宜地出现,搞得弟弟都没法睡觉了,以后没有重要而紧急的事情不要在我哄弟弟睡觉的时候过来!”
还有段时间,他总是担心窗户里会有小偷爬进来,于是睡觉前总要去查看一下窗户有没有关好,我就笑他:“你真是杞人忧天,都装了防盗窗,哪里会有小偷啊?”
晚上睡前给他讲他小时候的故事,说到有一次我叮嘱他不要吃糖,可他还是趁我不在的时候偷偷吃了,然后跑到我跟前说:“妈妈,我刚才没有吃糖。”说到这,我便给他讲了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故事。
就这样,在生活中结合语境,再加上给他讲相关的成语故事,让他觉得成语很有趣也很有用,于是他很快就记住了好多个成语,并且还能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中。
前些天,给他买了一包零食,我也试了一点,觉得挺好吃,于是吃完再向他要,一开始他挺乐意给,谁知我越吃越有味,于是吃完又再向他要,这下他不乐意了,说:“妈妈,你不要得寸进尺啊,你吃了我就没有了。”
昨天催促他练习钢琴,可他只顾着玩,于是我开始给他唠叨多多练习的重要性,谁知他一句话便把我的嘴堵住了,他说:“我知道了,妈妈,熟能生巧嘛,可是我现在就是不想练。”
由此我想到,把握教育的时机是多么重要。
为什么很多时候孩子不愿意学习,你再怎么使劲再怎么逼迫,他就是没办法理解你所说的话?
也许正是时机未到,孩子的心智水平没发展到那个层次,这时候你硬是逼迫他,只会打消他的学习积极性。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对孩子最大的愿望,但是怎样能把孩子培养成才,用什么方式呢?
目前,在社会上各种早教方案、早教计划层出不穷、铺天盖地,大多数早教方案宣传的重点就是:只要按照方案,花一点点钱,家长不用费工夫,就可以静静的期待天才的诞生了。
可实际上呢,大部分的早教课堂跟传统课堂并无二致,基本上是以灌输学习为主,完全脱离生活情境,于是出现大量在课堂上表现良好,在生活中却并无出色表现的平庸孩子。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最好的学习方式是结合生活体验来学习,这样的学习才是“可理解性输入”,才是有效学习,是事半功倍的。
所谓可理解性输入,是指在用孩子听得懂的、直截了当的方式,结合孩子的身边的故事和活动,是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达到教育的目的。
语言学习尤其需要可理解性输入。
如今,很多家长热衷于给孩子“磨耳朵”,整天一有空就打开音响,给孩子循环播放各种英语、诗词朗诵音频,可是,往孩子耳朵里一股脑地输入这些他还不能理解的东西,孩子又能吸收多少呢?
久而久之,孩子反而会将其当作一种噪音,听而未闻罢了。
语言学家认为,要学生自主理解一段内容,学生至少要已知这段话里90%-95%的词汇。也就是说,要学习和理解5%-10%的新内容,学生至少要已经理解90%的内容。少于90%,这段话不理解,糊里糊涂,就更别提学新词汇。
所以,给孩子教授新知识,需建立在孩子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循序渐进。这样的学习才符合孩子在的认知特点,才是最有效的。
我们可以用如下的数学公式来表示这一学习过程:
新知识=i(现有水平)+1
i 是指现在的水平,要想进步,学习内容最好是在现有的水平上只加上一个1,即俗话说的“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东西。
如果把学习内容始终控制在i + 1范围内,那么,学习者会有保证地持续不断地进步,不断扩大自己的“i”。
反之,如果学习内容是i +10,甚至是i +100,那就太难了,超过了学习者的能力,无法掌握,还可能让学习者的信心严重受损。
这一观念跟教育心理学里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其实是一样的,什么是最近发展区呢?就是那些孩子跳跳脚就能够到的学习内容。
这样的学习内容一是具有挑战性,需要孩子跳跳脚,二是难度适中,孩子通过努力一定可以够到,这样的话,不仅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孩子保持自信。
这样的学习能完全交给早教机构,交给老师吗?
显然不能。
因为早教机构和学校的教学大纲是按照学生的平均发展来设置进度的,所以不可避免会出现学习内容与学生认知水平脱节的现象,这样的学习效果当然也是大打折扣。
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为只有父母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只有父母才有机会跟孩子朝夕相处,才能根据自己孩子的心智发展水平,抓住转瞬即逝的教育时机,及时进行因材施教,或者为孩子搭建进阶学习的“脚手架”。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在回忆父亲时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我家有套《大英百科全书》,父亲常让我坐在他的膝上,给我读里边的章节。
有一次读到恐龙,书里说,“恐龙的身高有25英尺,头有6英尺宽。”
随后父亲对我说,“孩子,你知道吗?如果恐龙站在院子里,那么它的脑袋可以伸到两层楼的窗户那里。可你别担心它的脑袋会伸进窗户,这是因为,它的脑袋比窗户还大呢!”
我按照父亲的话想象着,呀,居然有这么这么大的动物!而且这个庞然大物,竟然由于一些无人知晓的原因灭绝了。想到这,我感到兴奋极了,新奇极了。
如果仅仅是给孩子读百科全书里的那些数字,相信没有几个孩子能记住,更不用说激发孩子的兴趣了,而费曼的父亲非常了解孩子当前所处的认知层次,将抽象地数字用具体、形象的事物“翻译”出来,立即便让小费曼兴奋起来,以至于他成年之后依然记忆犹新,也正是平时经常受到父亲类似的言传身教,费曼从小就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所以,当我们决定要教给孩子某些新的知识时,我们应该仔细想想三个问题:
第一,此时此刻孩子的关注点和兴趣点是什么?
如果孩子正在学习语言,你可以教给他一些新的词汇和表达;如果孩子正在练习数数或测量,你可以引入一些简单数学知识;如果孩子对钱产生了兴趣,你可以给他进行简单的财商教育。
不论如何,我们引入的新知识,一定要符合他的心智发展水平,是他此时此刻最关注的内容。
第二,孩子已经具备了哪些基础知识,下一步可以学什么?
真正用心陪伴孩子的父母,一定知道孩子现有的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适当地给孩子增加一些挑战,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因为孩子天生具有强大的求知欲。
但是注意,如果挑战超出孩子能力范围太远,则会适得其反。
第三,怎么才能将学习与孩子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学习更加有趣?
当学习与孩子之前的经历有关联,或者跟孩子兴趣有关时,学习本身对孩子才会有意义。父母要做的,就是像费曼父亲那样,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语言,将新的知识“翻译”出来。
当然,要做到以上几点,不仅需要父母自身拥有较高的素质,也需要父母真正用心地陪伴孩子。
如果我们自身水平有限,那么就放慢脚步,放下不切实际的期待,用心观察孩子,踏踏实实陪同孩子共同学习成长吧。
育儿之路任重而道远,没有捷径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