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孩子时,孩子会以各种方式挑战家长的底线,让人忍无可忍。为此,我们或许会用到面壁思过、墙角罚站、关在屋子里、取消出去玩等等,这些比较温和的惩罚方式。我自己也曾经使用过,并认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看了《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我才认识到这是在用惩罚来管教孩子,而且惩罚不光不起作用。反而会给孩子带来许多负面情绪。
一是他们在受到惩罚时会仇恨家长,一心想着如何报复。并因这种情绪继而对家长的要求和指导消极应付,行动迟缓。
二是他们觉得自己做得很差劲,充满罪恶感和自怜,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尤其是单亲家庭和自我满意度低、较为敏感的孩子,会觉得爸爸妈妈不爱我了,家庭的不和谐都是我的错,我的存在是令人讨厌的。
三是惩罚作为一种行为是会被孩子效仿的,“以强欺弱”会成为他面对问题的处理方式。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不懂得甄别是非对错,盲目的模仿会酿成大祸,发人深省。
四是孩子受到的惩罚,会减轻他们对错误行为的内疚感。他们认为自己做错事后接受了“惩罚”,已经完全可以抵消他们的“罪行”,可以心安理得地重复自己的错误。
换句话说,父母认为在通过惩罚教育孩子,实际上却造成了孩子的仇恨感、自责心、模仿秀、释然感,那么我们不光没有引起他从内心深层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反省,反而使惩罚变成伤害孩子的“武器”。
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消除惩罚或者说不再惩罚呢?
1.态度坚决。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但不攻击孩子的人格),让孩子了解问题本身造成的严重影响。如果家长要惩罚孩子了,一定是他行为的后果比较严重,需要及时予以纠正、明确态度的问题。比如:孩子在小区的马路边玩球,时常会因为捡球跑到马路上。反例(家长):“不许在路边玩球,太危险了,再玩就把你的球没收(没收也是惩罚的一种)。”正例(家长):“你知道在马路上玩球有多危险吗?小孩子个子小,司机在车里可能都没有发现你跑过来了,结果撞到你怎么办?你愿意受伤吗?那我们在哪里玩球更合适呢?”既要帮助孩子认识到在路上玩耍的危险性,又启发他选择哪里才是安全的场所。
2.提供选择。对行为相对顽固,但有可替代的选择的问题,提供给孩子合理的、且我们能接受的选择,给他被尊重感,而不是被强迫感。例如:孩子在超市里跑来跑去。反例(家长):“你再乱跑,我就不带你回家了!”正例(家长):“宝贝,别跑!给你个选择,你要么好好走,要么坐在购物车里,你来决定。”
3.采取行动。对于相对严重的原则性问题,特别是“屡教不改”的问题,反复建议多次的问题仍然没有改正,可以采取适当的行动。比如: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反复玩弄桌上的物品。反例(家长):“你再不专心吃饭,就干脆别吃了!”正例(家长):“宝贝,专心吃饭!”数次劝说未果,可以把桌上附近的东西拿远,说:“吃饭时候应该专心,吃完饭你可以随便玩这些东西。”
4.自食其果。针对孩子存在一定的主观意识的行为,即“明知故犯”的行为,需要承担因此引起的后果。比如: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反复玩弄桌上的物品,家长禁止后,他说:我不吃了。家长要态度明确的询问他:你确定自己吃饱了吗?从现在到晚上吃饭的时间不能再吃其他的东西了。然后和家里其他人说清楚不再给孩子吃其他的零食,让他知道必须遵守自己的选择,即便饿了也要忍耐,并考虑以后要慎重作出决定。
5.表明期望。对于问题影响不大,属于主观上非故意的行为,已经发生的错误不过分追究,并表明对孩子下次行为的期望。比如:孩子把从家里带出去的玩具汽车弄丢了。反例:“你怎么又把汽车弄丢了,以后不许你带玩具出去了!”正例:“我希望你能保管好自己的玩具,下次能让它和你一起回家!”
6.弥补失误。由于无知而导致的失误,需要补充孩子相关常识的事件。比如:孩子用水彩笔画画时,把没盖笔帽的笔放在沙发上,染了一大片颜色。反例(家长):“你看看你干的好事,以后别用水彩笔了!”正例(家长):“看沙发的衣服都弄花了,它一定很不开心吧,我们下次应该怎么做呢?”让孩子自己思考,并认知怎么做才不会把沙发弄花了。
消除惩罚需要注意的几点:
1. 先消气再商榷。
人在气头上难免会有过激行为,这时不适于“解决问题”,最好先独处一阵,当自己足够冷静时,再开始和孩子讲道理、谈事情。
2.不要赢了孩子。
“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与孩子发生冲突时,不要把精力用于彼此的对抗,或者谁输谁赢上,而是把能量和精力放在解决问题上,寻找一种方法,让大家的需求都得到尊重。
3.利用便签沟通。
如果孩子不愿意坐下来商量解决问题,可以用便条方式表达想法: “宝贝,我想听一听关于某个的问题,你是怎么想的?你是不是觉得……,我觉得……,能告诉我你有什么解决方法吗?我想试试你的办法,爱你的爸爸”。
惩罚原本是以让孩子改正问题为目的,却常常最终成为我们发泄自己情绪的借口,我们痛快了,可是孩子却受伤了。多一些对孩子的尊重,会多一份孩子对您的尊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还是那句老话:知道不是力量,行动才是力量!所以,如果你坚持了,孩子的成长超乎想象。
哈哈,文章有点长了,谢谢大家的聆听,下星期三晚上八点半见。
糖果美术工作室胡老师
二0二0年三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