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能近取譬”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其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广为人知,杨伯峻的译文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

杨氏的译文,含有己欲立也使他人立,己欲达也使他人达的意思,表达着美好愿望世人共同实现的理想,是儒家“达则兼善天下”思想的反映。

但,“欲”无论如何理解,都只表示主观意愿。当自身还仅仅处于“想要立”、“想要达”之际,又凭什么能“使人立”、“使人达”? 孔子讲“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宪问篇),“君子思不出其位”(宪问篇),孟子也曾言“位卑而言高,罪也”(《孟子·滕文公下》)。可见,无位而“使人立”在孔子的主观上便已行不通。同时,先秦文献“立”若为“使普通人获得某个职位”之意,不仅是自己先“立”,而所“立”还要比被“立”者高。卫灵公篇臧文仲“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就是此情形的反映。另如《孟子·离娄下》“汤执中,立贤无方”,也是如此。

立,立身、自立,不仅是指事业上站得住脚,也指生活上自立。子罕篇的“可与立,未可与权”,“立”是取得官职;尧曰篇的“不知礼,无以立也”,“立”就是立身之意。达,多释为事事行得通,这是就其本义而言。达的本义是通畅、无阻碍,若立指人生的状态,达指行事的状态,似有不合,故,达亦应指人生的状态才是。将达训为显达,指地位显赫、名声在外,则达就是比立更进一步的人生状态。这是颜渊篇中“在邦必达,在家必达”之“达”,也即《孟子·尽心上》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之“达”。穷是困窘、无出路,达相反则是通达、有地位。

颜渊篇中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此句大家有共识,孔子认为“仁”就是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强加于人。相反,“仁”于自己喜欢的东西又当如何呢?情理上应该是希望大家共同具有吧?这不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吗?所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更确切的翻译应是:希望自己立身,也帮助他人立身;希望自己显达,也帮助他人显达。己所不欲的勿施于人,已所向往的帮助于人,这是君子行为,当然也是仁的行为。

再说“能近取譬”。关于此句,有两种习说。一如杨伯峻先生所译:“能够就眼下的事实选择例子一步步去做”。此说紧扣字义,平实且通顺。但“眼下的事实”指什么,不明确,又怎么“选择例子一步步去做?”不具体。另一种说法是,以己为喻、推己及人。此说应该从者更众。不过,将“近”说成“己身”以至“己心”,这在《论语》中找不到证据。《论语》“近”字十一见,可概括为四种义项:空间距离远近之近、时间先后之接近、亲疏之亲近及品行义理近似之近,却无作“己身”“己心”者。先秦文献中“近”字也无“己身”“己心”的用法。“譬”字在《论语》中凡七见,与先秦其他文献一样,均作比如、比方讲。作为喻体,都有具体、形象、易懂、为人熟知的共同特征,来说明某种比较深奥或不便明说的事理,达到以此喻彼的目的。比喻之法如此,古今皆然,以“己心”“己欲”这个内在之念为喻,所比的本体又是什么呢?

《诗·大雅·抑》曰:“取譬不远,昊天不忒。”“取譬”指可供借鉴的例子。此句与“能近取譬”可互作参考。又《诗·大雅·荡》“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虽无“譬”字,其用义也同“取譬不远”、“能近取譬”一致,只不过这是引为反面之鉴而已。

近,类似于、接近于,与学而篇“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子张篇“切问而近思”中的“近”同义。取譬,所打的比方、所作的比喻。“能近取譬”意思是:做类似于上述比方的事。“上述比方”是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具体来说就是孔子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喻,代指“将美好的东西与世人共有之”这样的行为,从而表达“像这样‘希望自己立身,也帮助他人立身;希望自己显达,也帮助他人显达’的类似做法无疑是行‘仁’的通常做法”。

人们之所以在几处关键字词句的理解上出现误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几乎所有释者都不加思索地将“己欲……而达人”径直认作是孔子在讲什么是仁之本身。其实,“夫仁者”以下,都是孔子在讲行仁的方法,不是古说认为的那样,一在说仁之含义,一在说为仁的方法。《论语》中孔子没有明确“仁”的概念内涵,只有就具体问题而论的怎样做才是仁。孔子以“夫仁者”起首,循循善诱地以举例、打比方的方式言明怎样做是行仁,最后以“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作结。只有如此理解,“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一句才不致显得凸兀脱节以致不知所指是何,整段话的文意文气也才自然贯通。

——参见杨普罗《再释“仁之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