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有声书《小说课2:偷故事的人》,作者许荣哲提到自己上编剧课时,70多岁拥有30多年经验的编剧老师说,当你想要写故事,你只要问自己7个问题,你就可以在3分钟内,编出一个有开头、有结尾、有冲突、有转折的完整故事。是哪7个问题呢?
问题1【目标】:在你的故事里,你的主人公有什么梦想要完成?
问题2【障碍】:主人公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遇到什么障碍?
问题3【努力】:主人公做出了什么努力去跨越障碍?
问题4【结果】:当主人公努力克服了障碍之后,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问题5【意外】:如果结果不理想,代表努力无效,那么有超越“努力”的意外可以改变这一切吗?
问题6【转弯】:意外发生,情节如何转弯?
问题7【结局】: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大部分都符合这个戏剧结构。在《偷故事的人》这本书里,作者找了《80天环游地球》这本书进行解构,证实了整本书的逻辑线确实符合7个问题的设定。
而听了作者的讲述,我心痒痒,想自己去证实这个戏剧结构。正好最近看了《黑镜3》这部英剧,于是想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第一集《急转直下》作为试验品,拿来剖析。
《急转直下》这一出剧,背景设定是这样的:整个社会有一套既定的系统。只要你处于社交环境之中,你所做的每一件事,别人都可以给你打分。满分是5分。这有点类似于我们的微信。有时候我们po出来的图片,我们晒出现的事情,其实并不代表我们最真实的心情,最真实的境况。
如果按照老编剧的7个问题理论,那么《急转直下》这一出剧可以分解成以下内容:
问题1【目标】:拿到4.5分,租到心仪的房子
女主想要租一套敞亮、有格调的房子,但租房的人必须分数达到4.5以上。可是女主目前只有4.2分。刚好她年少时认识的朋友nana要结婚,想请她当伴娘。参加婚礼的都是分数在4.5以上的上层人士,如果他们给她打高分的话,她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拿到4.5分。
问题2【障碍】: 上不了飞机
女主出门不利,撞到一个上层人士被评了低分;因为说话虚假而夸张招到的士司机的嫌弃,再次被评低分。导致她的分数低于4.2分,上不了飞机。在机场爆出口,被强行扣1分,分数变成3.1分。
问题3【努力】:租车+搭顺风车
女主租了一辆老汽车,车到半路没电了,可型号这么老的汽车并没有合适的插头可以充电,女主只能半路弃车。幸好一位好心的货车司机愿意带她一程。
问题4【结果】:nana叫她别出现在婚礼上
女主即将到达婚礼现场。朋友nana却嫌弃她分数太低分,nana不想在其他高分高阶层的人面前丢脸,于是叫女主不要出现。
问题5【意外】:借到一辆车来到婚礼
女主借了一辆车,一路抄近道狂飙,半路摔得灰头土脸,使计避开婚礼上的场保安,最终还是出现在婚礼上。
问题6【转弯】:在婚礼上痛斥新娘
女主情绪崩溃,本来准备好的溢美之词,统统变成了对朋友nana的指责。女主的分数迅速降为零分。
问题7【结局】:女主被关进监狱
因为在婚礼上闹事,女主被关押进监狱里。落到如此境地,评分系统也并不重要,她终于可以坦荡地对这个操蛋的世界说“Fuck you”,而不需要虚情假意地迎合任何人。
“起承转合”这个成语所包涵的意思,和7个问题的故事结构有与曲同工之妙。细细想过,大部分的故事基本上都在讲述主人公要完成一个任务,在这个过程中遇到若干挫折,经历挫折之后,成功了则是励志故事,不成功,则是一个引人唏嘘的故事。
这就是编故事的套路。现在“套路”这个词似乎是一个贬义词。但是我觉得“套路”其实是说一种普遍的规律。摸清套路,是高段位学习者的必备素质。而摸清套路之后再刻意练习,则是高手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