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朋友问起:“怎么从不见你在朋友圈点赞评论的?还以为你隐身匿迹了呢。”我是2016年1月1日开始关闭了微信朋友圈的,一年来除了重要事情要跟朋友交待之外,基本不发朋友圈,也不会像从前般一有空隙就刷朋友圈。这为我每天省下了很多时间,去认真做一些事。
有人会问,关闭朋友圈会不会影响到你的社交?毕竟不可能每个人都有时间唠嗑,只能通过评论点赞证明自己一直存在。
我从没关心这个问题,只是不想自己存活在虚拟世界里,就像跟许多朋友般,我们可以找个周末的午后在咖啡店里浪费时间,也绝不要在朋友圈里荒废光阴。
杜绝碎片化阅读
记得很早前看过金庸先生的采访,大概是说自己讨厌电脑和网络,电子化让阅读变得肤浅。我以为,阅读碎片化、信息碎片化容易影响深入思考,故金先生不去接触前卫的知识获取渠道吧。
碎片化也有好处,比如很多朋友圈中转发的文章,很明显就是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了,这样容易让人迅速掌握某个概念或知识,这对于读书等传统知识获取途径而言,无疑是大大降低了成本。但通过这些碎片阅读,我们往往只能看到事物的表象,背后的原理和关系却很难掌握透彻。长此以往,原有的知识架构容易被拆散,变为知识浮点,各个知识点间难以联系,这就影响了深入思考。也容易养成一种认知:知识和理念的获得是容易的。但我们却渐渐地喜欢逃避思考,丧失了深度思考的能力了。
很多人的思考应是基于原有知识架构,全面深入剖析新事物,再融入、拓展思维层次。这就容易像段誉的北冥神功,越吸越多,越思越强。基于这点,我放弃了朋友圈。
杜绝负能量
随着微信通讯录加的朋友越来越多,人员结构越来越复杂,忽然有天发现朋友圈像个巨大的能量场,不断吸收了我的情绪,释放出负能量。毕竟,朋友圈也算是自媒体,人们可以自由地在上面发表言论而缺乏监管,你刷到时不得不看,这就意味着你需要被迫阅读大量跟自己无关的信息。每天都不断地被这些信息塞满了脑袋,多多少少都会消耗点精力吧。
后来,更发现很多年轻朋友喜欢在朋友圈里炫耀。有个同事说得好:为什么同样是上班族,别人就能每天都在旅游呢?真是没对比就没伤害……当然,对于朋友圈炫耀这个说法,应该辩证地看待。一方面,不一定是炫耀,是因为我们无趣,便见不得他人喜乐,又或是我们狭隘,才难容他人辽阔。另一方面,就像亦舒说的,真正有气质的淑女,从不玄耀她所拥有的一切,她不告诉人她读过什么。我观察了下,貌似牛逼的人都不怎么爱发朋友圈——他们太忙了。
现代社会太浮躁,每个人在用力发声,我们应该接纳各种声音。但一旦这些声音聒噪起来了,也会消耗一些人,尤其是内向者的能量。具体论述可翻阅Marti Olsen Laney 的《内向者优势》……
我不需要通过朋友圈的互动来获得肯定和认可,不需要通过分享自己的生活来“证明”生活的好坏。所以,我把朋友圈给关闭了……
疏远网络社交
前段时间读了日本极简主义相关书籍,对生活不断做减法很是认同。从QQ空间→校内网→微博→朋友圈,从中学→大学→工作,貌似网络社交软件一直在侵蚀着我的生活。相对于这些社交软件而言,我更喜欢博客时代,人们会沉得住气、静得下心来写长一点的文字,跟人分享见闻、情绪和想法。而朋友圈的分享太廉价了,不需经过太多加工,一抬手便可以分享出去——特别是,不喜欢花太多时间美图之后的照片分享。
在知乎上看到一句话:一个人的孤独程度与他上社交网络发状态的频率成正比。从前我很喜欢舔舐孤独,也喜欢每天发几条朋友圈跟人分享自己的一切想法。后来发现,牛人都不怎么发朋友圈的,他们似乎高度专注于某事,以至于忘记发朋友圈了。而频繁地发朋友圈,貌似证明自己太闲了,整天松松垮垮的,很多能量都没发挥在“做事”上,因此便逐渐地远离虚拟社交。
关闭了朋友圈,远离了虚拟社交,更多时间是在干嘛呢——浪费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至少,这让我变得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内心,更加专心于自己的正事,不必再去寻求外界的认同。
恰好,我能按照自己的节奏,不为朋友圈所裹挟,在内心构建一个清静世界。也按思维节奏,慢读更多书,做好一篇文章,见一些真人朋友。
话又说回来,关不关闭朋友圈,因人而异。只要开心就好。
加班去了,就此搁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