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早课的钟声在校园里回荡,半小时后,教室内只剩下我们三人:语文课代表、林冠彬,还有我。我埋首于课本,而冠彬则在课代表前尝试背诵。他的声音时断时续,最终归于沉寂。课代表轻声提醒:“冠彬,重新开始,稍后再试。”
不久,冠彬再次尝试,却依旧未能通过。我则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反复朗读,自我检查,逐句记忆,直至能够流畅地默写整段课文。当我自信满满地站在课代表面前,一字不差地完成了背诵,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等待冠彬的同时,我也并未闲着,而是与他一同复习。冠彬似乎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连续朗读三遍后,终于流畅地完成了背诵。我们相视一笑,知道今天的学习任务已经圆满完成。
然而,四年级上学期的我,由于贪玩和学习方法不当,经常忘记作业,留堂成了家常便饭。我害怕上学,害怕面对老师和课代表的目光。我深知,若以这样的状态迎接五年级,我将无法通过毕业考试,更别提升入初中了。焦虑和恐惧笼罩着我,学习成绩每况愈下。
父母察觉到我的困境,他们与班主任和校长沟通,为我争取到了重读一年的机会。那一年,家庭的经济压力加大,但我没有听到任何责怪,只有父母深沉的期望:“自爱、自重、自强。”我收敛了玩心,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学习中。数学基础薄弱,我就多做练习,多读解题书籍。语文学习,我遵循预习、专注听讲、复习三步法,背诵课文变得轻松自如。
命运似乎也在帮我,小学从五年制改为六年制,让我与冠彬和课代表的学习进度拉开了两年的差距。当我步入初中时,他们已是初三的毕业生。从那以后,我们再也没有交集,但我始终铭记父母的教诲,刻苦学习,不断进步,直至大学毕业。
人生是一场长跑,我们在追求理想的路上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有时,我们需要暂时停下脚步,调整心态,然后再出发。四年级的那一年,虽然让我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变化,但我相信,每一次的停顿和调整,都是为了更好的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