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俞老师的《真正的精英一定是具有家国情怀的人》后,明白了真正的精英是什么样的人格,以下我喜欢的一些观点。
俞老师说自己当初创办新东方,跟梦想一点关系都没有,就是没钱,想赚钱出国而已。人都希望自己在某些方面变得更好,更有知识、野心、事业心,但是要把握住一个度,不能纯粹以钱和名为中心。要有追求超越于利益之上的某种东西。
关于挣钱这件事情,俞老师的观点是这样的:挣钱这件事情,本身没有问题。钱本身是中性的,深刻的人会因为有钱变得更加深刻,浅薄的人会因为有钱变得更加浅薄。我女儿要出嫁的时候,我很难想象会花几千万人民币办酒席,把中国的著名人物都请过来参加,每人给100万的车马费。当父亲的为子女瞎花钱是不合算的,应该是给子女更好的教育,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还有心理素质是锻炼出来的。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有人讽刺你、打击你、你觉得自己处于非常低的状态,这是一件特别正常的事情,不必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多年以前的马加爵事件不?他因为太在乎,所以做出了极端的事情。
人必须有强大的心理素质,能够承受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摩擦。这个世界上,看得上你的人,天天赞扬你的人极少。每天关注你,天天想批判你的人,想看你热闹的人极多,这是人性的必然。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屏蔽这些负面信息,调动自己的正能量。
俞老师还分享了一个重要理论,任何人的成功、成就或者幸福,都来自于他有意的努力加上无意的机遇。
人生一定需要有意设定目标,俞老师说自己有意奋斗的目标有好几个,比如进北大不是俞老师有意奋斗的,但上大学是有意奋斗的。当时的目标不是要上北大,就是想考上大学离开农村,普通大学也行,为此俞老师整整奋斗了三年。
所以北大这个目标是超出意料之外的,从而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你努力以后可能达不到目标,有时候还有可能超越你的目标,当然前提是你必须努力。
比如俞老师能够在北大立足,并成为北大的老师,最后干出新东方,跟自己三年级的时候在医院背单词的事情密切相关。俞老师出来以后办的第一个班就是GRG词汇班。没想到有意的背单词,却无意中成就了那么多事情。
但是,有时候你有意的努力,不一定会达到目标。比如俞老师有意努力出国,最后没有成功,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努力,而是改变目标再努力。正因为有了努力出国的经历,对出国流程非常熟悉了,才有的新东方。
看了俞老师的亲身经历,更加证实了成功有时候确实是有意的努力,再加上无意间机遇。社会在变迁,时代在变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变迁。有些变迁可以预料,有些不可预料。这些不可预料,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还是那句话,没有以努力作为前提,这些不可预料的机遇,你可能也遇不到。
还有俞老师因为在外教补习被北大处分了,这是一个失败的结果,但是正因为这个事情,才有了新东方的诞生。生命中有得必有一失,得失之间需要我们努力抓住。
俞老师分享的朋友之间互相帮助的思想,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件事情。他说到的精英不是利己主义者,如果一个人只想着利己,不顾及别人的利益,你的世界会越来越小。对于聪明又精明又自私的人,不会当成真正的朋友。俞老师是利他主义精神的弘扬者,希望可以为周围的人带来更多的快乐、更多的帮助。这样你的世界才会越来越扩大。
以俞老师现在的地步,社会资源比较丰富,各种各样请求俞老师帮忙的事情挺多的。比如孩子要上学,要辅导,每天要花1-2个小时来处理这样的事情。有的时候也挺烦的。后来俞老师觉得对这个家庭来说就是无可替代的大事,会想办法去帮忙。
而且其实也并没有浪费时间,等到俞老师有事情的时候,告诉对方你遇到的这么一件事情,在合情合理的范围之内能不能帮忙解决。对方一般都会说俞老师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通过这样的交换,你的世界会变得越来越宽。我们不能等有好处时才出现,没好处就不出现,这样当你请求别人干事情的时候,别人不会帮你的。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在自我成长的路上,一定要考虑关注别人的感受,帮助别人,这能拓展我们生命的高度和宽度。
俞老师还说到了企业家需要家国情怀,一个只关注自己利益的人,不管多么成功都不能叫精英。真正的新精英,是既能够自我成长,又能够帮助这个社会进步的人,这个社会包括世界。精英人物必须有大的担当和责任,再跟自己的发展相结合,不至于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像民国时期的很多知识分子人物,是一批有家国情怀的人,是真正的精英人物。
最后,很多人说这个社会阶层越来越固化,有人利用特权、资源,能够优先一步去做事情,但这不是大家不努力的理由,因为这个时代越来越依靠才华和个人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