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下午,精彩的课堂继续进行。来自信阳市羊山中学的何书玉老师做课《观明朝之变-明朝的统治》、郑州市第四十七初级中学的陈雨老师与平顶山市第三中学徐悦老师同课异构《鸦片战争》,智慧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启迪智慧引领智慧。
正如信阳市教研室教研员沈瑜点评 何老师的课所言。她的课,首先分析明朝的统治所处的地位,通过明清时期加强皇权的措施,初步认识君主专制带来的社会弊端。她横向比较西方与明朝的政治、经济、思想、对外关系的不同,引领学生认识到大明王朝的不足之处与没落。导课所用青花瓷的音乐与瓷器,具有艺术之美。教学从观政权之变-立国有因、观制度之变-驭官有术、观经济之变-利民有道、观世界之变-变中有辨四方面引导学生认识明朝的统治。结尾愿以吾辈之青春,捍卫盛世之繁华,升华情感,体现责任担当,厚植家国情怀。
历史教学从教教材,用教材教,开始向基于核心素养,拔高立意教学。讲好历史故事要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陈雨老师以倒叙的方式进入本节课,以讲故事的方式展开,从道光帝对逆夷滋事导入引发学生疑问。道光帝为何如此自信会取得胜利?让学生带入当时历史情境,分析清朝的战争优势。出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引用原始史料,比较大胆,史料简单清晰,没有大量堆积材料。本课从道光眼中的逆夷滋事-鸦片战争的背景、道光的剿、抚之变-鸦片战争的过程、道光眼中的“永久合约”-《南京条约》的签订,以故事讲历史,有故事有评价。学生眼中的历史与已经发生的历史在课堂中交织,2023年后的学生与大清皇帝道光帝的时空对话,学生如何看待道光帝,道光帝对后人与逆夷的交往的不解等等的对话引人深思。
鸦片战争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改变中国历史发展进程。课堂要完成课标对课程内容的要求,要让听课人听有所获。 徐悦老师的课,任务清晰,注重问题的解决与追问。她从落日余晖、兵临城下、折戟沉沙、绝境反思四方面讲述鸦片战争的背景经过和影响。
教学课堂上材料一定要恰当,不是老师讲的越多越好,应该突出一个“精”字。课堂语言需要注意教学用于语的准确性。在教学中锤炼自己,长期沉淀成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