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这里之前,先在网上留了言,希望大家把写作上需要解决的困难告知我,以便今天的内容更有针对性。暂时没有收到回音,这也太便宜我了,我就谈谈一些感受吧。
在开始我们的行程之前,需要先做一个事情,那就是:撒泡尿照照自己。哈哈这是开玩笑的,那就照照镜子吧,对自己提一个问题:Who am I?
在此先讲一个观点:武无第二,文无第一。为什么这么说呢?所谓的武,那是比出来的,就像现在的理科,工科,医科,行不行管不管用,一试便知,有客观的标准在。而文字的东西,有的浓,有的淡,有的俗,有的雅,风格各不相同,各花入各眼。标准不一样,还每个人都可以评说一番。俗话说,1000个人心里有1000个哈姆雷特。
大家也许会说,有道理!既然如此,那就是说文无定法果然不错哟,所以写作这个东西它就是不可捉摸的。
但是,要结合自己情况,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倒也不难。这样的方法倒真是有的!不过,需要自己,去学、去琢磨、去总结。只有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才能找到对路的方式,实现在原先基础上的提升。
下图是我给自己的三个标签:首先我是学理工科的,大学阶段甚至语文课都被取消了。我出神品可能比较困难,但受专业影响,起码的条理性、逻辑性是有的;其次我以前是文青,这表明我有一定的基础,不过这年头,有点情怀的人多的是,我这号的一抓一大把;第三我是中年人,这说明我可能会有一些经历和经验,但能抽出的时间会比较少,都是些边角余料,所以我必须要寻求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照过镜子,知道了自己是谁,也许会因为发现自己不是那块料而想要放弃。也有人可能会说,为什么一定要练习写作,不会写推给别人,自己躲开就好嘛,还轻松些。必须要承认,不会写作的人真的很多,对生活没什么影响。
果真要放弃,以门外汉的写作水平,真不用替自己惋惜。只是如果一直为写作困惑和纠结,就说明我们没能成功绕开它。原因很可能是写作对我们起着一定的作用。那么不妨自问一下写作的目的。
相信大多数人写作的目的都不是为了成为作家。我们写作的目的,有时候是给自己看,为了抒发情绪,或者记录流水账。言为心声,体例可以比较自由,哪怕来个意识流呢。
然而大多数时候我们写东西是需要给别人看的。鲁迅写东西给敌人看,所以它是投枪是匕首。我们写的东西,要么是考试要求的作文,要么是找工作试写的一段文字,要么是网店卖东西需要先讲好一段故事,要么是单位需要一篇清爽有力的总结报告,头马备稿演讲也需要用到稿子。所以,我们需要写的东西,是敲门砖也是工具。
理解到这一层,好消息跟着来了:在自身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章,是有方法练习,可以在短时间内办到的一件事,它的实质是逻辑的舞蹈。
这是今天给大家讲的第二个观点:即便是写作,也是可以突击的。
需要注意对突击的理解。在座的各位都应该已经满了十八岁,有的甚至是十八的两倍,可能暂时还没有三倍的。从小学算起,写作的时间,很多人至少已经超过了十二年。我们现在经常说一件事情坚持做七年,就一定会是这方面的专家,而做了十二年的事情,如果都还成不了专家,反而觉得无法把握的话,要想在短短的几个月甚至几周时间里得到实质性的提高,那是不太可能的。但只要先掌握了方法,并且持之以恒,才有机会在实质上脱胎换骨。
具体应该怎么去练习呢?下面这张图就是练习的框架。读-写-说,相辅相成,其中读是输入,写和说是输出。
可能会有人质疑,认为写和说没有必然联系,因为我们生活当中也的确经常会看到有的人,肚子里有货,但是却倒不出来的情况。
或许存在某些话题不擅长的情况,但专业人士只要肚子里具备相应的内容,不需要倒,而是自然漫溢。在专业领域倒不出来,根本还是没有东西。原因或许在于逻辑不够清楚。我在这里想说的第三个观点是:肚里有货,以逻辑为纲才能实现自然漫溢。
这里对比一下写和说两种输出。
我在一篇文章《怎样才是语言文字的高手》里曾引用老法学家周旺生的观点。写作,一需要经历,二需要杜绝不良习惯如打括号和自称“笔者”,三需要善用连词,四需要用词准确,五需要精气神。当然他主要关注的是法条和讼词。
演讲,一需要经历,二需要习惯良好,无赘语,三需要连词的精准应用,四需要正反合,五需要精气神。
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落脚点是:一篇文字如果读不通,那多半还是逻辑出了问题。通常的处理就是找一下主谓宾是否齐全,主语是否转换得过于频繁。我试过,这方法简单,但有奇效。
下面具体说写作应该如何练习?
首先需要持续。有个词用在这里特别好:玩转。做法是抱着一种玩儿的心态,各种实验各种玩儿。我就尝试过许多种:比较散漫地写作且有十年;试过两种训练营打卡,一种是每天200-500字,一种是两天1500字,头天写第二天改;现在又恢复到散漫状态,我对自己要求不要太散,在简书APP上一周2-3篇,每篇1000字以上就OK。很多文字,都是在陪孩子兴趣班的时候写的,比如球场边上,数学班课间,在餐馆等饭,就在手机上语音或者手写,有事了就放放,没事就慢慢改改,差不多了才发出。我对自己写作的要求特别简单,就是做到言之有物就行。
言之有物具体是指不能无病呻吟,必须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标准很简单,就是看结构。结构只分三种: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绝大部分以解决事项为己任的文章,都符合这样的结构。只需要按一个结构单元阐述清楚,就足以构成一篇简单的文章。按多个结构单元阐述清楚,并有机结合,就足以构成一篇结构精巧的文章。
以全哥经常举的一个面试当中的话术为例来说明文章的写法:谈谈你的缺点。这是一个是什么的问题,绝不能说:因为我需要的是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所以我的缺点就是贪心懒惰没事业心。这不是实诚,这是缺心眼。具备识破结构的能力是第一步,以时间为轴重新建立结构是第二步,你可以说:我这个人过去是有事情多的时候比较急躁的缺点,后来我留心进行了很多时间管理的学习和实践,知道把事情分类,要事先行,闲时提早安排进行一些可以预见的事项,感觉任务虽然饱满,但忙闲均匀多了,在团队里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接下来我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提升某某方面。你看,表面上是暴露自己缺点,其实是附送了一大堆优点,更重要的是展现了逻辑,体现了你并不缺心眼,而且有担待。
又以我们平时常用的总结为例:首先今年完成了哪些事?这是一个是什么的问题,说个一二三。遇到了哪些困难?仍旧是一个是什么的问题,说个一二三。原因是什么?这是一个为什么的问题,说个一二三。打算怎么办,需要哪些帮助和资源,这都是怎么办的问题,说个一二三。
以我今天的讲述为例:我是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如果我要追根溯源造成我现状的原因,那就需要分析为什么。针对我这号的有什么提高写作水平的解决方案?这就要用到怎么办。只有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些问题上发生因果关系和针对性,就会产生有机联系。如果语言精炼简洁,再反复锤炼一下,就会产生精妙的感觉。
以上这套方法,是我从樊荣强老师那里学到的,从2015年10月起,迄今一年零四个月的时间,我用这套方法在简书上用寒冰童鞋撕烤人参的id写了156篇文字,23万字。这个量并不算惊人,差不多就是平均每天不到500字,一周不到3篇。但在工作带娃之余能够办到,促进自己持续提升的同时,能够留下痕迹对他人有所帮助,真是很开心的一件事。
我书评写法主要侧重这本书观点是什么,为什么我会觉得它比较有趣,可以怎么用;影评侧重是什么触动到我,为什么我会期待这个演员,这片子续集还可以怎么拍;提倡断舍离,是什么概念,为什么需要,我断舍离遇到的什么情况,我打算怎么办;情感类如姑娘们为什么对渣男比较纠结,是因为渣男身上确有优点,弥补了姑娘们对美好生活和品德的向往,那应该怎么办呢,把优点嚼碎也就是学过来,把渣吐掉。
结构化的写作方式带给我的是对世界全新的理解。视角变化,换位更快,理解更深,从而更包容,更全面。对工作中需要接触和处理的大量文字也理解更快更精准,获得更高的效率。前面说过,我不是一个十分勤奋的人,能有一种游刃有余的状态对我来说太重要了,一直紧绷就离完蛋不远了。
重申今天的三个观点:第一,武无第二、文无第一;第二,写作是可以突击的;第三,肚里的货要以逻辑为纲,实现自然漫溢。
最后,不管怎么照见自己,不管怎么理解我今天的话,你都必须立刻马上有所行动,迈出那么一小步。这一小步说不定就是人类的一大步哟。不去做,然并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