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活的,变动不居,各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语言系统,但变中有常,而这些“常”就是直到今天仍然鲜活的传统文化因子。
宋朝范公偁《过庭录》记载了一个故事,说宋神宗的姑妈在哲宗朝的时候,在整个朝廷和士族中找对象,但都没能找到让哲宗满意的人。近臣就问皇帝,不知道要找什么样的人物?御前佩带武器的狄咏,长得很好看。哲宗就说,要像狄咏那样的。于是天下人就把狄咏称为“人样子”。狄咏是大将狄青的儿子。我们今天骂人,常说这个人不像个“人样子”,就是这种说法的遗留。有时也说别人,不像“样子”,其实是省略了“人”。除了“人样”狄咏之外,宋代还有”兵样“。“兵样”又是什么样?据《宋史》记载:“初,太祖拣军中强勇者号兵样,分送诸道,令如样招募。”就是说赵匡胤招兵的时候,挑选军中强壮勇敢的人号称“兵样”,再把这些“兵样”分送到各地,让他们按照这些“兵样”招募军人。这些“兵样”是什么样呢?宋代张舜民《画墁录》说:“(宋)太祖赵匡胤招军格,不全取长人,要琵琶腿,车轴身,取多力。”也就是太祖招兵,不完全招个子高的,还要有粗壮的琵琶腿,肩宽腰细,力气也要大。“兵样”除了外在的形态要求外,还有其他要求。南宋的《嘉泰会稽志》记载北宋招兵体检程序大致是:“先度人材,次阅驰跃,次试瞻视。”也就是先看身高、身材,再现场检查奔跑跳跃能力,然后再检查视力。这些条件都符合才是宋代合格的”兵样”。除了上文提到的“人样”、“兵样”,我们今天骂人的时候,还会说人家是“鬼样”或“鬼样子",这又是另一种“样子”了。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语言使用的固定性和历史性,这些说法今天仍然活跃在我们的口头,是我们民族文化和民族意识的一部分,极有生命力。其实细细考究起来,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符码,是中华民族过往历史痕迹的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