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6日 星期一 晴
疙瘩汤是一种北方常见的汤食。做的稀了可以当汤喝;做的稠一些,疙瘩和(huo)的大一些的话,也可以当饭吃。尤其是冬天,天气寒冷的时候,喝上一碗热乎乎的疙瘩汤,浑身上下都会暖暖的,很舒服。
小时候母亲做的疙瘩汤,一般疙瘩都和的很大,让我们当饭吃。母亲有时候用清水做,有时候用大白菜叶切细丝炝锅做,或是用水萝卜切丝炝锅做。母亲和疙瘩时都是用一个大海碗放上半碗面,再加上不少水,和出很大的疙瘩来。
几年前,在网上看到细密的疙瘩汤,就想尝试一下。可是屡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大概是小时候母亲的做法影响了我,和出来的疙瘩,总是疙疙瘩瘩的很大,不是我想做的那种细小的疙瘩。
和办公室有经验的老师们请教。李老师告诉我,放半碗面,加一点点水,不断搅拌就行了。回到家,少放水,仍然没成功。
后来又和王老师请教。王老师说,你放半碗面,放这么点儿水,说着,她端起喝水的杯子,往地下倒了约有一口的样子。我豁然开朗,原来一点儿是这么点儿啊!回家一试,果然成功。絮状的细碎疙瘩,终于被我做出来了。那天我是用西红柿切碎炝锅后加水做的,做出的疙瘩细密柔软,白白的小碎疙瘩飘在红红的汤里,出锅后再加一点儿香菜点缀,色香味俱全。
一点点到底是多少?点是个量词,“小的,少的”。可这个量到底是多少?因为说的内容不同,因为自己的人生经验的影响,也不好把握这个量。
关于疙瘩汤,还有这样一个来历:
相传很久以前,一位老妇人去看望已嫁他乡的女儿,到了中午该做饭时,女儿却犯了难,按说母亲来了该做点儿好吃的孝敬母亲一番,可是母亲来的突然走的匆忙,吃了饭就要往回赶路,一来自己来不及准备,二来婆家的日子也过得紧巴,这可做点儿啥呢?女儿灵机一动,有了办法。她把家里仅有的一点儿白面盛到碗里,加入丁点儿的水,用筷子搅拌成小碎疙瘩糊进锅里,又搜寻一些土豆、萝卜、鸡蛋、大葱、香菜等放入锅内,煮熟后烹了一勺油花,加入盐等佐料,便做成了一锅不稠不稀香喷喷的汤饭,小心翼翼地端给娘亲要娘亲吃,不料母亲品尝后赞不绝口,女儿悬着的心这才放下来。母亲问女儿这叫啥饭,女儿说这是我来到婆家后学会做的饭,名叫"疙瘩汤"。
从此,这种经济快捷而又方便的美食就传遍了千家万户。
疙瘩汤的做法有很多。丝瓜肉丝的,海米冬瓜的,白菜叶炝锅的,西红鸡蛋的,水萝卜丝的……但是无论锅怎么炝,和疙瘩无疑是最关键的一步,它关系着疙瘩汤的成败。
如果你是北方人,还没做过这个汤,不妨尝试一下。如果你是南方人,也可以尝试一下,汤,无论南方还是北方,一般人都会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