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了一下朋友圈,最近的一条是2020年1月17日关于写春联的,不禁感慨,已经一年多没有更新过朋友圈了啊!
这一年多,大部分时间都是留给自己,三点一线,一个人埋头苦学考研。虽然很累但从没想过放弃也不觉得孤单。不发朋友圈的这段时间,感觉自己是发自内心地学着去扎根、生长,一言不发,学着安静,拒绝了所有无意义的社交,几乎不刷任何社交软件的动态,看手机更多喜欢看时政新闻,而关于时事热点之下网友各持己见的尖锐犀利的评论,很少参与去争辩和解读,这个时代,应该允许有各种声音的存在,而深处时代洪流的我们,保持冷静与具备思考能力尤为重要。
这段时间,远离了那些与我无关的热闹,不再急于向朋友圈证明任何,真正地选择了安静,越来意识到,陪家人和重要朋友的时间少之又少。寒假回家时,我妈说:这或许是你最后一个寒假了,以后工作了,一年也就只有春节这几天能休息了,想见你一次就更难了。心想,初高中的好朋友也好几年没见了吧。
突然就很难过,难道我们选择长大,就是为了有朝一日等翅膀硬了,离开那些我们最亲近的人吗?
我曾经离死亡靠的很近,曾经差点失去至亲,因为经历过,所以对于生命和家人看得无比重要,贪生又怕死。幸好,当我意识到的时候,一切都还不晚,最爱的家人在身边,最好的朋友也在平行时空里相安无事。当我又差点因为时代的快速发展因为沉迷于各种手机信息和无聊社交而忽略身边的人的时候,幸好,我又能重新找回并感知寻常生活的温情与亲近,哪怕与家人柴米油盐的生活里不乏琐屑与寻常,可是,黄昏前的催烟袅袅,餐桌前的其乐融融,才是生活啊。
在闲暇的时间,我喜欢一个人安静地看书,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赶上朋友正好也有空,就视频小聊个把小时,彼此吐槽,上学时的那些梗和傻事,像是一辈子都说不腻,每次都有不同的笑点。现在放假在家,我更喜欢陪爸妈聊聊家长里短,陪他们打打牌打发时间。也许有人会觉得和父母有代沟,但是这并不能成为阻碍,同样地,我们以后对后辈也会存在代沟,我们每代人都会有自己的时代局限性,其实是我们过多苛求我们的父母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对他们多一点耐心。
几年前,家里改扩建,家门口留有一块空地,多是小碎石头,却被我妈改成了菜园子,种上了各种瓜果蔬菜,苦瓜、豆角、香瓜、青瓜、火龙果、百香果、玉米、辣椒,长势喜人,平时我们在学校的时候,她就经常发照片在家群里得意炫耀,让我们夸她种的果蔬有多好,看到手机视频里关于美食的,就照着视频学做给我爸吃,每到饭点,就在群里发一张吃的图,再发几句语音,一一把我们小名挨个喊一遍“...吃饭啦,你爸都说好吃,等你们回来我再做给你们吃。”
我妈特别喜欢给我们做各种吃的,糍粑,豆腐酿,芋头糕,粽子,南瓜饼,凉拌菜,泡菜等,妈妈的味道,永远能拴住远在他乡求学的我们,越来越觉得妈妈才是那个最厉害的人,活得简单、通透,至今都没有走出过大半个中国,却能抚慰走南闯北、远游四方的我们,不管遇到什么,心里总有一股暖意:路很远,天会黑,但总有一个人,永远为你留着一扇门等你回家,万家灯火总有一盏是为你而亮。
也许是大学后聚少离多,也许是曾经差点失去,也许是因为长大了更害怕离开,所以这些我以前觉得再也寻常不过的小日子,成为了我现在最珍惜最感恩的存在,也是我最满足最幸福的源泉,大城市的繁华与热闹,甚至比不上早已熟悉得厌倦了的家乡,家乡的星空真的比大城市的星空更明亮也更难忘!
相对于之前大事小事没事都喜欢发朋友圈的时候,我觉得在这段“沉默”的时光里,我对幸福的感知力更强,对生活的热爱程度和体验感更深了,不爱发朋友圈,是因为真正爱的人就在身边,当你内心真正感到满足和幸福,你根本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或者炫耀你过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