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江行》

柳宗元《岭南江行》原诗、注释、翻译、赏析


【原文】:

岭南江行

柳宗元


瘴江②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

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

射工③巧伺游人影,飓母④偏惊旅客船。

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

【注释】:

①此诗作于元和十年,作者因谗被贬柳州。瘴江:古时认为岭南地区多有瘴疠之气,因而称这里的江河为瘴江。③射工:即蜮,古代相传有一种能含沙射影的动物。④飓母:飓风来临前天空出现的一种云气。

【翻译】:雾气弥漫的江水向南流去,航行的船只犹如没入云烟。放眼望去,黄茅漫山遍野,它的尽头就是大海之边。雨后初晴,山腰里云气飘浮,变幻莫测形成象迹在呈现。深潭日照。蒸气升腾,水面似有蚊龙吐沫喷涎。江边的射工狡诈地窥探着,等待时机向游人施放凶险。阴沉的云气预示着飓风的来临惊扰着航行中的客船。今后我忧虑的事啊,岂止是一桩一件?尽管头发花白,年老力衰.也不能坐待时日,虚度华年。

【赏析】:这首诗写于元和十年(815) 柳宗元进入今广西以后赴任柳州刺史的旅途之中。诗中写出了岭南的特异风物瘴江、黄茆、象迹、蛟涎、射工、飓母,曲折地反映出当地的荒凉落后和自己处境的险恶,发出了“ 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 的感慨,表示不能坐待时光的流逝,要在柳州刺史任内为治理地方有所建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