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白:元和九年的一天,大雪纷飞,柳宗元披着风衣,在表弟卢遵的陪同下,蹒跚踏雪,来到了潇水河畔。”江面上寒冰三尺,寒风阵阵袭来,让柳宗元心生感慨。
(柳宗元、卢遵、仆人上)
柳宗元:(回望四周,不觉念起自己八年前写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打了一个寒颤)
仆人 :(举着双手跑来)老爷,老爷!(气喘吁吁,递上一封信)
柳宗元:(拿起刘禹锡的来信细读了一遍,热泪滑过脸颊)终于可以会逢亲友了、省亲祭祖了、殷勤入故园了。 咱们回去!(走得急,转的幅度大,风衣抖落在地上,卢遵弯腰拾起风衣,给表哥披上)
(卢遵和仆人跟在柳宗元身后,一路小跑,下
旁白:原来是朝廷上下对曾参加永贞革新的罪臣们有了些许怜悯之心,想想人才难得,已下令将这些被贬的官员尤其是“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的柳宗元、刘禹锡等五人征召回朝,准备起用。柳宗元回家后抑制不住波涛汹涌般的心情,手书《朗州窦常员外寄刘二十八诗见促行骑走笔酬赠》。”
(边念边写)
(柳宗元写:投荒垂一纪,新诏下荆扉。疑比庄周梦,情如苏武归。)
旁白:能再次回到阔别近十年的中原,尽忠朝廷,柳宗元真有苏武凯旋归汉的感觉啊!他一夜无眠。
(一月后)
旁白:元和十年,柳宗元吃罢亲友的送别宴奉诏回京。尽管故乡在望,尽管脱离“系囚”生活,他却夜不能寐,心事浮沉,想到前途未卜、命运难料,他真怕相送诸公乐极生悲,再惹事非,赋诗《离觞不醉至驿却寄相送诸公》。
(柳宗元及好友们上)
柳宗元:(面对好友)“无限居人送独醒,可怜寂寞到长亭。荆州不遇高阳侣,一夜春寒满下厅。”
旁白:不几天,舟至衡山,天气睛朗,气温升高,大家都觉得有点累,也有点困,逐决定在驿站小住一晚。
(好友们下)(上树枝)
柳宗元:(看表,来回走动,边走边看,表情惊喜)这驿道两边的树枝竟抽出了新芽,在永州的宗直、宗一、卢遵他们也应该早点起身了!(拿粉笔上黑板,写:故国名园久别离,今朝楚树发南枝。晴天归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时。)
(柳宗元下)
旁白:第二天柳宗元一行人继续前行。
(柳宗元上)
柳宗元:(边走边说)“此番回京,形势并不乐观,当权者大都是我抨击过的政敌,他们怎会轻易放过我?面对纷繁复杂的人事压力,我又怎能轻松自如地违背心愿,曲意逢迎权贵之徒呢?唉!”
旁白:柳宗元在《诏追赴都回寄零陵亲故》中这样记叙自己的心情:每忆纤鳞游尺泽,翻愁弱羽上丹霄;岸傍古堠应无数,次弟行看别路遥。他真没想到:自己一路北上,并没有极目北望;相反,却是一路回望。看来,只有永州的亲朋好友才能理解自己此时此刻的况味心情。
旁白:又行几日,柳宗元来到汨罗江畔,换乘舟船,继续前行。
(柳宗元及仆人上)
柳宗元:(面对仆人)“我想到当年投江自尽的屈原,真庆幸自己当初被贬永州的时候,并没有像屈原那样悲痛绝望,否则怎么能有今日“起复为人”的机会呢?”
仆人:大人要对皇上充满希望,相信大人迟早会重返朝廷。
旁白:“而此时的汨罗江面,不时吹来阵阵春风,吹起层层波澜,似乎要延误柳宗元的归期,阻碍和耽误他为国尽忠效力呢,弄得他好不着急。他将此番心情写进《汨罗遇风》一诗中:”南来不作楚臣悲,重入修门自有期。为报春风汨罗道,莫将波浪枉明时。”
(柳宗元及仆人下)
(一月后)
旁白:八百一十五年农历二月中旬,经过一个多月的舟车劳顿,柳宗元终于回到长安东郊饯别行人的灞桥。睹物思人,柳宗元不由想起自己当年被贬出京的情景。如今终于回来了,他边走边看,仿佛觉得驿路两旁的鲜花都像在迎接自己。来到旅馆,放下行囊,还来不及休息。
(柳宗元及仆人上)
柳宗元感慨道: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诏书许逐阳和至,驿路开花处处新。
旁白:“这些十多年未再谋面的故交旧友更是格外热情,整天迎来送往,猜拳划枚,诗酒唱和,好不自在,其中最得意的要数刘二十八。”
(刘禹锡及路人甲、乙、丙分别从两边上)
(刘禹锡摇头晃脑地来到长安城里著名道观“玄都观”游玩)
路人甲:这玄都观的桃花真是美不胜收。
路人乙:“是啊,的确令人赏心悦目。
(路人丙点头附和)
刘禹锡:(进去一看)这也没什么变化啊,只不过多了一千多株桃树,之前倒是没见过。想必都是在我刘某被贬之后才混进玄都观的吧!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旁白:他暗自窃喜,诗中“桃树新栽”,想必人们都知道是在讥讽那些反对永贞革新而飞黄腾达的骄横新贵吧?他甚至还觉得这比他年少时写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还要精彩、还要精练、还要老道。
(刘禹锡下)
旁白:几天后
(路人甲、乙、丙上)
路人甲: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路人乙:“这不就是前几天刘梦得作的《元和十年,自朗州承诏回京,戏赠看花诸君子》吗,我也略有耳闻。就应该写这样的诗,讽刺一下那些新贵们”
(路人丙点头附和)
(路人甲、乙、丙下)
旁白:几天后,这首诗可急坏了俱文珍、韦篡、严绶等人,他们一直在观望:这些不知高低、不识好歹的家伙,不但没有乞怜告诲之意,竟然影射讥讽起他们来了?这还了得?他们赶忙抄录下来,向唐宪宗告密献计。
(俱文珍、韦篡、严绶、唐宪宗上)
俱文珍、韦篡、严绶:(向唐宪宗献上奏章) 启奏陛下,这是刘禹锡回京后写的诗,整个京城都被他弄得沸沸扬扬。
唐宪宗:(看完奏章之后,将奏章扔在地上)“岂有此理!”(转身背着手离去)
(俱文珍、韦篡、严绶、唐宪宗下)
(刘禹锡上)
旁白:八百一十五年农历三月十四日唐宪宗颁布诏令:柳宗元任柳州剌史,韩泰任漳州剌史,韩晔任汀州剌史,陈谏任封州剌史,刘禹锡任播州剌史。
刘禹锡:(焦躁不安,来回踱步,自言自语道)“播州这个地方实在是太偏僻、太荒凉了,全部居民不过五百户,而我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又年迈体弱,到播州的路途又遥远崎岖,老母随同前行,怕是会出事啊。
(刘禹锡下,柳宗元,裴度,唐宪宗上)
旁白:贬谪的消息传来,柳宗元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了老母亲刚到永州半年就去世的情景,不禁潸然泪下。
柳宗元:(哀叹道)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
(柳宗元、裴度、唐宪宗上)
柳宗元:(向唐宪宗递上奏章)我愿意代刘禹锡去播州,若因此而重新获罪,我也万死不辞!
裴度:(同时递上奏章)刘禹锡诚然有罪,但是他的母亲年事已高,让年迈的母亲与儿子作生死离别,这太让人伤心了!
唐宪宗:(气愤)“作为人子,就应当谨言慎行,他是罪有应得。
裴度:陛下,刘禹锡如果去播州,基本上就是和和自己的母亲永别了,我担心这样会伤及陛下以孝道治理天下的良好风气。我冒昧地请求陛下你变通一下法令,把他流放到离京城近一点的地方。
唐宪宗:(沉思了一会儿)刘禹锡罪不可赦,只是朕无让他母亲跟着伤心的意思。
旁白:八百一十五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唐宪宗重颁诏令,将刘禹锡改派为连州剌史。(柳宗元,裴度,唐宪宗下)
旁白:八百一十五年农历三月二十七日,刘禹锡扶老携幼,一边沿途观赏着大自然的景色,一边向连州进发。
(刘禹锡上)
刘禹锡:(摇头叹气)当时得到返京诏书,还以为总算是熬出了头,唉,就不该作那首绝句啊!真没想到一首小小的绝句诗,竟会惹出这么大的祸患,不仅连累了柳宗元、韩泰、韩晔他们,还连累了自己的老母亲,唉,也不明白那首绝句到底是怎么传开的!
(四顾而后开心)“好在这路上春色迷人,芳草嫩柳都仿佛在抚慰我心头的不快。要不然,真是难捱。
(刘禹锡下)
旁白:而柳宗元知道刘禹锡这次将携老母同往贬途,所以特意约定了相会的地点,与刘禹锡一同南下,一方面可以安慰刘禹锡,一方面也可以帮忙照顾一下刘母。而一路上,两位好友边走边谈,追昔抚今,都感慨不已。不知不觉,已经走了一个多月,越过了长江天险,领略了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南征时留下的荒凉古道,看到了不少古代遗留下来的墓石和翁仲。当他们翻过衡山来到衡阳,也到了该分别的时候。
(柳宗元,刘禹锡上)
柳宗元:(对刘禹锡作揖)梦得兄,与兄同行月余,今到衡阳,弟将乘船沿湘江向西南进发,不得不与兄分手了。
刘禹锡:(听后连忙还礼)此次返京,本想和你一起大展宏图,没想到因我所累,你也和我一样投身荒蛮之地。我知你身体近些年来衰弱,到柳州,多加保重。
柳宗元:你也多多保重。
刘禹锡(不舍):让我再送你一程吧。
(刘禹锡与柳宗元共同来到湘江边的渡口处)
柳宗元:(远眺后转向刘禹锡) 梦得兄,此番来京,与兄匆匆相见,如今又匆匆而别,竟吟成七律一首。
刘禹锡:快念来我听。
柳宗元:(清了清嗓门)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刘禹锡:(抬眼望天后转向柳宗元)我也撰成七律一首作答。
柳宗元:(高兴)也念来我听。
刘禹锡:题目是《再授连州至衡阳酬赠别》: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渐柳士师。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柳宗元与刘禹锡互相作揖,依依不舍转身下)
旁白:就这样,柳宗元拖着消瘦而衰病之身,满怀悲伤而失望之情,经过三个月的长途跋涉,于元和十年农历六月二十七日来到“到官数宿贼满野,缚壮杀老啼且号”的柳州。他的遭遇正如其诗中所言“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风波一跌逝万里,壮心瓦解空缧囚。”可是他一心为民的心从没改变过。柳宗元来到柳州漫步乡间,发现的是“阴森野葛交蔽日,悬蛇结虺如蒲萄”的情景
柳宗元:这里难道不值得推行政治教化吗?
(迎面走过来一个平民)
柳宗元:为何柳州如此荒凉、人烟稀少?
平民:“大人不知,我们这税法很重,害人颇深。老百姓多用儿女做抵押向人借钱,如果不能按约定赎回,等到利息与本金相等时,债主就把人质没收做奴婢。所以都扶老携幼逃出去了。”
柳宗元:(惊讶)“何以至此?历代君王反对岁贡、掠卖奴隶,使其离父母之乡,绝骨肉之恋。没想到在此地达到如此严重的地步。我必须采取措施,改变这一现状)
(债主上)
柳宗元:(向债主)“我出钱买下这些奴婢。”
债主:“那得看柳大人您出钱够不够了。”
柳宗元:你们可以记下这些奴婢当佣工的工钱,到工钱足够抵消债务时,你们就要把他们还回去。否则我就要依法处置。
(债主,百姓下)
旁白:柳宗元的举措在柳州推广开来,老百姓挣脱了为奴的枷锁,辛勤耕种,过上了安定的生活。流亡的百姓也扶老携幼,回归家园。他们都将柳宗元奉若神明、感恩戴德。
旁白:有一年,柳州闹旱灾,庄稼都生长得有气无力,百姓吃水困难,天天带着水罐到柳江取水。柳江河岸又高又陡,特别是天旱时水位降低,取水要跑很远的路,而雨天路滑,上下更困难。
柳宗元:官吏何在?(官吏上)“百姓用水困难,这是我们的失职,我提议开挖水井。
官吏:万万不可,大人有所不知,传说,在南北朝时,柳江中曾有八龙戏水,于是,柳州又称“龙城”,而这龙水是万万不能动的啊。
柳宗元:但柳州百姓生活的更好才是我们的职责,为此顾不了那么多了。
旁白:柳宗元让百姓接连打了好几眼井,世世代代靠天吃饭,靠喝雨水和河水长大的柳州人,从此喝上了干净甘甜的地下水。同时老百姓开垦荒野,种菜植树,整个柳州面貌一新。柳宗元自己也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元和十四年,柳宗元在柳州病逝,享年四十七岁。在柳州度过的最后四年里,柳宗元鞠躬尽瘁,用自己毕生的才华和心血,为当地人民铺筑了一条通往文明社会的大道。在柳州的四年,从他个人的角度来说,是他政治生涯中令人叹息的结尾。但作为柳州历史上名垂青史的好官,他付出的精力和做出的贡献,却是令人怀念,不能遗忘的。柳宗元就像一根风中的残烛,顽强地燃烧自己,尽其所有的光芒,照亮了一方荒芜。
(全体上,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