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花世荣生病刚好,孝敬的花木兰就偷偷去打猎给父亲补身体。她从小就跟着父亲学武艺,不但箭法好,而且人也机灵。到外村打猎,因误把猎人当成猎物,遭到一群猎人围攻,可她机智地走出了包围圈。
父母可不希望花木兰不要像男孩子一样去打猎。如此,她喜滋滋地把今天打猎的收获亮给母亲看时,母亲马上让她把猎物藏起来,然后换衣服去见父亲。
虽然花木兰蹑手蹑脚地走后门进屋,但还是被父亲发现了。她只得向父亲解释,之所以出去打猎,就是想给父亲换胃口。
父亲不相信花木兰有如此好的箭法。如此,在责怪花木兰没有女孩子模样时心存怀疑。而就在这时,朝廷派信使给他送信,花木兰则俏皮地拿起箭,直接把信史头戴的帽子射下来,人却毫发无损,以此证明她的箭法绝非虚传。
那些年,番邦屡屡入侵。花世荣还没看信就猜到朝廷要把已退伍的他召回去打仗,拆开信看,果然不出他所料。
虽然花世荣认为战死沙场也是光荣的,但他不放心家里。因为他的大儿子不在了,家里只有夫人带着两个女儿和一个五六岁的儿子。如此,在准备再上沙场的同时,也开始叮嘱夫人。
听到父亲和母亲的对话,想到父亲已上了年纪还多病,花木兰提出要替父从军。父亲和母亲觉得花木兰这样做不妥,给予阻拦。花木兰执意要这么做,最后父母只得同意。
花木兰女扮男装后就开始出发了。途中有两个同样入征的觉得她是一个奶油小生,在休息时故意调戏,要欺负她。有一个叫刘元度的出来调解,可那两人依旧不罢休,她用自己高超的武艺狠狠地教训了他们。让他们再也不敢小看她。
从那时起,花木兰觉得和刘元度挺投缘的,便一同奔赴战场。
到了战地,花木兰和刘元度就全身心投入打仗中。短短的三年里,花木兰就凭借技艺和英勇打了三场大胜仗。立下了这样的战功,元帅便非常赏识她,封她为校尉。
后来,又一次打败敌军,敌军便派来了两个假降的密使,他们买通了军师,让元帅确信敌军要投降了,就不再防备敌军再次反攻。
刘元度和花木兰都觉得必须做好防备,心里着急的他们去找军师及元帅,让他们不要掉以轻心。
守卫看见军师正带着两个假降的密使去见元帅,便让花木兰和刘元度等军师走后才面奏元帅。好不容易等到军师带着密使从元帅那走出来,他们就直接去见元帅,并主动请缨要去调查敌军是否假降。
元帅虽然不相信花木兰和刘元度,但也同意他们前去调查敌情。经过商量,刘元度打扮成猎人,花木兰则装扮成女人就上路了。快到敌军地盘时,他们兵分两路,从不同的方向深入调查。
当两个巡逻的敌军看见花木兰向他们走过去时,马上盘问花木兰要去干嘛。花木兰说要到番邦走亲戚,他们要带花木兰去见头目。花木兰看着不远处伏击在战壕里的敌军,问他们是不是准备进军,到底军队有多少人。
确定要反攻的敌军有几十万后,花木兰从口袋摸出匕首,以迅雷不及耳的速度把两个敌军杀害,而后迅速地换上他们的衣服。
看到一个奇兵走过来时,花木兰用石子将他击倒,而后快速走上去将他杀死。就在她准备骑着马离开时,一群敌军追过来了。她快马加鞭,摆脱了敌人的追杀。
可当花木兰把侦查到的敌情禀报元帅时,被敌军收买的军师颠倒是非,让元帅确信敌军真的要投降。尽管刘元度侦查到的情况和花木兰一样,也毫无说服力。
毫无办法,刘元度和花木兰商议好,由她在城里迎战并保护元帅的安危,刘元度则预先带兵出城做好埋伏。一旦敌人攻入城里,花木兰带兵撤退,等敌人入城后再与刘元度联合消灭敌人。
当花木兰看见有一群群惊雁飞过来,马上明白敌军已向城里进攻。她和刘元度立即分头行动,明明敌军从北门进攻,军师和一个密使却要元帅从北门撤退。
迫在眉睫时,元帅下令将军师和密使杀了。可就在他要骑马向南门撤退时,中了另一个密使的箭。在他快要咽气时,下令让花木兰接任他,还让所有的士兵听从花木兰的指挥。最后,花木兰灵活用兵,与部下一起英勇抵抗,又一次赢得了胜利。
从军十二年后,番军彻底败退。朝廷论功行赏,皇上诏见,给花木兰和刘元度奖赏后,还要给他们封官,但花木兰只想回家尽孝,皇上感动于花木兰的孝心,给予准许。
回到家,看到愈发苍老的双亲,一家人感动不已。她还和早已发现她女扮男装的刘元度结婚,开始了平凡而又幸福的生活。
这是1940年上映的《木兰从军》的故事情节,花木兰的爱国情操和孝道让人感动,她是智勇双谋的巾帼英雄,她的英名千古流芳。
自古忠孝两难全,但花木兰女扮男装从军,取得赫赫战功后不要功名,选择回家孝静老人,让老人安享晚年。完美地实现了忠孝两全,真是我们的楷模,你说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