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年初四,子玲借此机会祝大家新年快乐!
这几天新型冠状病毒的新闻铺天盖地,超过了大家对过年的热切期待。子玲真切呼吁大家(尤其是家里有小孩子的家庭),引起高度重视,做好各种防范措施,比如:家长出行一定要带正确佩戴口罩。
春节,本是喜气洋洋、阖家欢乐的时间。每家每户各种美食肯定都已经准备齐全了。子玲还是要提醒各位,非常时期,各种肉类食品还是尽量少吃。据调查,武汉的病原就是海鲜、野生动物……
宅在家不给社会添乱,不出门,我们怎么过呢?
子玲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在“特殊时期”的新年,除了美食,我们还可以做什么?比如和家人拍一张美美的“全家福”。
在谈全家福之前,首先,子玲想给大家分享一个新年的专属汉字——“福”。
福,偏旁部首是“示”,从“示”部的汉字通常与祭祀、神明、祈祷、企盼相关联。在我国最早的字书《说文解字》中将“福”解释为:“福,佑也”,就是神灵护佑、逢凶化吉的意思。
是不是感觉我们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家长借助这个非常时期,在家里就可以给孩子讲“福”字的含义。
再来说“全家福”,传说在公元前200年,秦始皇听信李斯谗言,实行焚书坑儒的政策,相信对历史了解的家长一定知道这段史实。上万的书生和史书被杀害、被焚毁。
其中有一个叫“方财”的书生侥幸从坑里爬出来,躲过一劫。从此隐姓埋名,直到秦始皇去世,才回到家,经过重重努力,找回失散多年的妻儿。
为了庆贺一家人的团圆,曾救过方财性命的渔夫,请名厨煞费苦心为方家做了一桌丰盛家宴,名曰“全家福”。这桌家宴经过一传十、十传百,终于传入宫廷,成为一道宫廷名菜。
这就是“全家福”民间传说的来历。
子玲相信大家一定带着孩子在除夕夜看了今年的春晚,春晚也提到了“全家福”的主题。
“全家福”照片最早的来历和摄影术的产生是一致的。在约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一起来感受一下最早的全家福是什么样的:
作者是于勒·埃及尔,照片拍摄时间是1844年10月。那时的摄影水平虽然有限,人们却已经有了拍摄“全家福”的意识。
一张看似简单的“全家福”照片,实际上蕴含着很多种丰富的含义。子玲今天给大家深度解析一下,“全家福”照片背后的强大意味!
1.仪式性
我们的“全家福”首先是一种仪式。逢年过节,结婚生子、生日庆典……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大家穿着新衣,画着精致的妆容,拍一张美美的“全家福”,本来就是一件仪式感满满的事情。
2.纪念性
这一特征是大家最容易理解的,也是我们拍摄全家福的最初意愿。一张“全家福”可以凝固时间,让我们铭记家庭团圆的时刻。
多年以后,我们再拿起这张“全家福”,就能勾起我们对家人的情感和思念。甚至对我们的孩子、孙子……子孙后代来说,都是一种珍贵的纪念。
我们人类都是有怀旧心理的。我们总是不自觉地怀念过去,你品,你细品,自己是不是也时不时地会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甚至是已经逝去的亲人,“全家福”就是最好的纪念性物件了。
“全家福”的纪念性意义还体现在,可以作为家族编年史的重要部分世代相传。它打破了时间的隔阂,将一个家族中不同时间段的“全家福”照片排列起来。
这样,家长也可以指着墙上的“全家福”给孩子逐一介绍,这是你大舅、这是你三姨、这是你六舅姥爷,他有几个儿子,几个孙子……“全家福”可以记录一个家族的成长变化,意义深远。
3.民俗性
“全家福”的这个内涵,是子玲在翻阅资料文献的时候看到的,大家是不是也不太注意这一内涵?
这张薄薄的照片,保存了一个家庭在某一时间点,成员的外貌、神情、姿态、服饰……各方面的特征。
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这个家庭当时的衣食住行、信仰习惯,是家庭习俗和家庭风尚的缩影,构成了一幅微观的民俗景象。
从“全家福”的拍摄地点,可以看出不同时期,人们对于“全家福”的态度的变化,这对于日后的家庭生态、民俗学调查、研究都是非常直观的资料。
同样地,子玲帮大家弄清楚“全家福”的本质意义,也能帮助大家改变对“全家福”的态度。新年之际,有事非常时期,虽然大家不能像往年一样,走亲访友,和亲友团聚。
但是这也是这一特殊年份的特殊纪念,家长可以在家里,就自己的小家庭,拍一张美美的“全家福”,记录下这个特殊的年份。
对孩子而言,家长可以借助这个“不得不”在家的机会,拿出以前的“全家福”,给孩子讲讲家族文化和家族历史。
说到这,大家可能心里都有一个小问题:宅在家怎么拍出美美的“全家福”呢?
1.拍摄地点
“全家福”的拍摄地点主要分为室内和室外。选择一个好的拍摄地点,决定了整张“全家福”的格调。
考虑到现在的特殊时期,咱们就选择在室内进行拍摄吧,尽量选择简洁、明亮的背景,避开杂乱的场景,白墙其实就是最好的选择。
2.创意构图
“全家福”的构图是子玲重点想和大家分享的,因为它偏专业一些,所以子玲通过配图的方式,尽量把它通俗化,让大家都能一目了然。
如果家庭成员较多,可以尝试以下两种构图方式:
a:三角构图。三角构图使画面看起来平稳自然又非常活泼。给人一种温馨和谐的感觉。
b:对称式构图。这种左右对称的构图方式比较常见,只需要画面居中,左右人物数量保持平衡,高矮对其即可。容易产生和谐的美感。
c:传统横幅构图。这种方式要注意避免单调,可以通过手势,人体夸张的表情姿势等来改善一下。
如果家庭成员较少,可以尝试下面的方法构图:
a:捕捉感人瞬间,比如一家人在包饺子的时候、吃年夜饭的时候、贴春联的时候、送礼物的时候……
b:倒三角构图。
这种构图方式适合一家三口、四口人数较少的家庭拍摄。如图,倒三角式构图,使萌娃成了照片的焦点,十分抓人。
c、脑洞大开的创意拍摄,比如从高到矮……
3.感人Pose
一家人拍“全家福”,怎么能少了各种创意的pose.
a:高矮排序、243构图。先按高矮排序,高在后、矮在前,按照243排序前后站位,既能露脸,又有层次感。
b:自拍。选择一个家里面的颜值担当(脸要小)站在最前面,然后其他成员从旁边探出头。
c:千手观音式构图。
通过“全家福”这个重要的仪式,我们获得的是对家庭成员的身份认同,明确我们在家庭中的地位和意义。在享受欢聚时光的同时,增加彼此的沟通,维持家庭的团结,增加了家庭的凝聚力和融合性。
一张“全家福”,洋溢的是对“家”的重视。翻看着“全家福”,其实翻看的是对过去的深刻情感,是对传统的缅怀。
最后,子玲祝大家都平平安安,希望疫情早一点被控制住,早一点结束!
这段时间大家减少出行,如果必须出行时一定要正确佩戴口罩!
子玲也会从今天开始通过文章、视频、直播、社群等方式给大家分享一些在家就能玩,不需要很多道具教具的亲子游戏。接受这个特殊时期,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同时我们也自己想一些办法来让这段时间过的有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