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讲到豫让刺杀赵襄子,战国七雄中最先强大是哪个国家呢?不是秦国、不是赵国而是魏国。
魏文侯,是魏桓子的孙子。他很贤明,怎么贤明,你看它接触的人就知道了。他接触三个人,
一、卜子夏,孔子学生,就是子夏。
二、田子方,子贡的学生
三、段干木,子夏的学生
这三个人不是平常意义上的人才,都是魏文侯尊其为师之人。这篇几乎主要说识人、用人,为什么呢?因为中国古代的学问,比较重要的有两点,一者向内修身修心,二者向外识人用人。
每过段干木必式
这个“式”,是什么意思呢?叫手扶车,低头致敬。注意这句话里叫“每”和“必”,这种东西做一次两次还能装出来,刘备不过三顾茅庐。但是魏文侯是每一次都一定会致敬,如果不是发自真心的尊敬,很难做到。并且仪式感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举个例子,我们看日本人不管他是恨你还是爱你,他仪式化做一个动作,鞠躬。慢慢的大家就有个认知,日本人很有礼貌。
那为什么魏文侯对段干木如此尊敬?因为一个字“惧”,就是害怕段干木这个人才,他怕失去他。所以只有去惧怕一件事,才能对他产生敬畏之心。
然后《资治通鉴》讲了一个故事,讲明文候的贤能。说有一天,魏文侯跟大臣喝酒,喝的太开心了,忘了时间,天又下雨了,命令司机去野外。他身边的人十分不解说:“主君,现在你喝成这样,天又下雨,你去野外干嘛”,魏文侯说:“我和官员约定了要行猎,现在虽然正欢乐,但是不能失约。”于是乘车而去,亲自告诉那个官员因为下雨取消行猎。
我们读到这里,马上就想起一个人,就是商鞅。商鞅变法第一件是什么?徙木立信。
为什么要徙木立信?《人类简史》这本书说
我们相信某种秩序,并非因为它是客观的现实,而是因为相信它可以让人提升合作效率、打造更美好的社会。
所谓的诚信也好,任何的人类赋予的意义、道德都是虚幻的,但是虚幻的东西却缔造了人类文明。正因为他虚幻,所以他无比强大,却又无比弱小。所以需要我们一次又一次“忽悠”别人和自己去相信这个虚幻的“客观现实”。所以《资治通鉴》只讲了这一件事够吗?不够,我们需要一次又一次去“忽悠”。否则人家看穿你一次,不要说前面前功尽弃,后面也举步维艰。
接着,韩国向魏国借兵来伐赵,文候说:“我和赵国是兄弟,不敢听从”,赵国也向魏文侯借兵,魏文侯也是这个态度。这件事被称为韩赵相难。两个国家听到魏国这么说,都十分愤怒,到了后来知道魏文侯对他们的态度后,十分强大,都向魏国朝觐。
这个事情《战国策》记载了叫
韩赵相难。韩索兵于魏曰:“愿得借师以伐赵。”魏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不敢从。”赵又索兵以攻韩,文侯曰:“寡人与韩兄弟,不敢从。”二国不得兵,怒而反。已乃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魏。
但是史记的《赵世家》、《魏世家》、《韩世家》都没用提及。
据《史记·魏世家》记载
秦尝欲伐魏,或曰:“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文侯由此得誉于诸侯。
所以这个韩赵相难,就算有,也不是魏文侯称霸的原因。应该是魏国当时已经很强大了。
派乐羊伐中山国。攻取了中山国,把他封给自己的儿子子击(魏武侯)。
这里用的是“伐”字,何为伐?
这是伐字的原始含义,表示砍头。慢慢延伸为攻伐,但是一般不包含褒贬。比如如果用“讨”字意思完全不一样,什么叫“讨”?左边是言字旁,右边是寸。言字旁表示法度,寸表示声讨,明显含有褒贬。所以用“伐”字,就表明战国那个森林法则横行的年代。
魏文侯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功,有一天,很夸耀的问臣子说:“我是怎么样的国主啊?”,臣子们回答说:“仁爱之人啊”,只有一个叫任座的人不识抬举,说:“你打下来的土地不分给弟弟,只给儿子,这也能叫仁爱?”,魏文侯勃然大怒,任座一看,就跑了。
任座就是谏臣,但是谏臣劝谏不一定都对。人家分封给兄弟还是儿子是他的家事,这有什么可以讲的呢?于是魏文侯就问另一位大臣叫翟璜,翟璜说:“主君仁厚啊”,魏文侯说:“子何以知之啊”,回答说:“主明臣直,现在有任座这样一个谏臣说明主君你是个明君”。魏文侯悦。
一个悦字讲明了多少东西?
中国人讲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所谓《论语》的二十篇,无不讲这个道理。中国学问和西方学问最大不同就是,中国人求实,西方人求真。这里并没有什么褒贬之意,这些大致都是由中西方的地理环境决定的。
中国处于东亚,整个中国版图处于一个封闭格局,大量人口只集中于黄河一线的土地。处于中纬度地带,光照适宜,人口暴涨。在一个狭小的土地中,人口多,人口密度大。所以中国人的核心学问都是探讨人伦话题。
所以读中国书,古人反复要求背诵,为什么要背诵啊?因为这些学问都是实用学问,不背下来,以后要用的时候,现翻书吗?
而西方学问具备完整的逻辑关系,重理解。
我们看翟璜所说,虽然也是拍马屁,但是产生了两个作用。
一、平息了魏文侯的愤怒,又挽救了任座
二、用事实讲问题,比其他人的吹捧,技高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