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外求学,好不容易回一趟家,张罗了一桌子菜等着,过后他却说父母整的菜没外边的好吃,尽管他说得很婉转,却感觉有些挫败感。我知道菜为什么不那么上味,因为鸡精、味精我啥都不放,当然就少了些鲜味。
因此,我特地翻找资料、上网查询,看看味精、鸡精真的有没有那么可怕,像人所说的那样会致病?
结果得到如下信息。
味精,又称谷氨酸钠,属于自然形成的最丰富的非必需氨基酸之一。现在的味精是用玉米、大米和淀粉等为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后精制而成的,并不是化学合成的调味品。
美国FDA对味精的使用,做过长达50年的跟踪实验,得出结论是:味精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危害。
相反,味精进入肠胃后,很快就分解出谷氨酸,参与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脑组织结构,增强记忆,安定情绪,保护肝脏。
味精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提鲜,用量合理是不会出现问题的。
一、味精为什么会让菜变得好吃、有鲜味
那是因为我们的舌头更喜欢氨基酸的味道,而肉类在烹制过程中蛋白质就会分解得到一些氨基酸,让你觉得好吃,至于蔬菜,大部分都是只含有可怜的氨基酸(包括蛋白质)。
我们当然就不喜欢吃蔬菜了,只是因为要保证身体健康、微量元素均衡摄入,才暗示自己蔬菜好吃而已。
味精吃多了会口干舌燥,不舒服。但这不是不安全表现。
二、过量摄取味精有何不利
1.味精摄入过多的时候,会出现眩晕、头痛、心慌意乱、肌肉无力的感觉。
2.味精吃多了会口渴,因为味精中的钠在作怪,钠摄入过量会让人血压升高,肾负担也会增加。所以,老年人要少吃味精。
三、鸡精会不会比味精更安全
鸡精主要是由味精组成的,不是所谓的鸡汤提取物,鸡精味道更丰富,是因为它还有其他的食品添加剂。
鸡精是属于人工合成品,味精不是化学合成品,所以鸡精并没有比味精健康。
鸡精属于动物性高嘌呤的食品、钠、钾含量也不低,对于高血压、痛风、肾脏病等的慢性病患者,有加重病情的风险。
使用时注意两点:
(1)鸡精含盐,放鸡精的话就少放点盐 (2)呈味核苷酸二钠在人体内代谢产物是尿酸,痛风患者注意。
四、味精高温下会不会致癌
很多人说味精高温下,谷氨酸钠转化为的焦谷氨酸钠是致癌的。这说法怪吓人的。
科学证明,味精在100℃时加热半小时,只有0.3%的谷氨酸钠生成焦谷氨酸钠,对人体影响甚微。
谷氨酸钠并不怕热,它的热稳定性非常好,270摄氏度以上才会分解。因此,在一般的烹调中根本不会把谷氨酸钠破坏。
总结:味精、鸡精用量合理不会对人体造成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