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变引起质变。这是初中物理老师教给我们的一句话。
元旦一过,很多人发文,2019年要坚持日更,写够500篇文,字数超过50万。
也有写作新手发话,虽然现在写作水平不高,但相信天天写,文章质量一定会提升。
是的,很多写作大咖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积累,才会有今天名声大作的成就。只有万分努力,才能显得毫不费力。
咪蒙的写作之路可以说是几近疯狂。在出租车上写稿,在机场候机厅写稿,在高铁上写稿。她的朋友都说她是一个行走的写作机器。
即使是成名之后,据她自己所说,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每天晚上写稿写到眼睛都睁不开。刚做完手术,医生说让她做个后续治疗,她就一边做治疗一边跟助理谈论工作。
写作这种事,一日不练就手生,咪蒙一刻都没有停下来过,爆款文一天一篇地出,篇篇阅读量10w+。为了顺应潮流,还考虑将文章风格改版,始终立于公众号不败之地。
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写作平台之多,门槛之低,只要你会写字,人人都可以加入写文章的行列。写了就可以发表,可以被公众看到。
十多年前,那时候信息没有这么发达,写作的人们都是用纸笔书写,然后将纸质稿件投给各种报社、杂志社、出版社。当然大部分的投稿都是石沉大海,能被印成铅字的都是千千万万份稿件中的佼佼者,否则你写的文章顶多只能自己一个人看,或给身边的亲人朋友看。
话说回来,除了语文老师批改作文时认真看一下你写的东西,还有哪个愿意看你写的酸腐文章。
再后来我们在QQ空间里写,在博客里写,总算写的东西能够被除了自己之外的人看到了。
后来还真有人在空间写文章写出名的。
来自大西北的农民作家马慧娟,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劳动妇女,因为酷爱写作,边种地边用手机在空间里写文,手机都摁坏了好几部。
村民们不解,说她不务正业,写那些东西写不出什么名堂的。马慧娟也不辩解,仍然默默坚持写,直到写到了当地的杂志社,写到了北京的《我是演说家》。
因被她的写作事迹感动,在比赛中被淘汰时,节目组还送了她一部手机,鼓励她继续创作。
这些人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多年的练习,没有骨子里对写作的爱来支撑,她们也很难有今天的成就。
时代在变,如今的写手们有不少是半路出家,许多曾经从事跟写作毫不相关的工作的人转行做了自媒体,他们跨界而来,却有的比专业出身的做得还要好。
别的写作大咖我就不提了,举个众所周知的例子,简书的写作神话彭小六。应该没有人还不知道彭小六的吧,他因在简书上高产高阅读量的文章而闻名写作界,而在开始写作之前,他只是一名码农程序员。
是什么让一个天天敲代码的程序员一跃成为拥有十几万粉的写作大咖?
他没有先天写作积累吧,以前也肯定不爱好写作,完全是一个纯半路杀出的写作者,自2015年入驻简书至今涨粉将近20万,最近还出了书,书名《洋葱阅读法》。
同期必定有许许多多人也在简书写文章,但达到他这种成就的有几个。别说同期了,包括之前的,能做成这样的又有几个?
彭小六的成功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说明写作能力是可以后天培养的。
写作能力与天赋或许有关,但不是绝对相关。
自公众号等写作平台兴起后,会写作仿佛成为一个主流,形形色色的写作培训班由此诞生,21天高效写作营,剽悍晨读写作营,教你学写作课程等等。
我也曾试听过几节课,讲的都是他们多年积累的写作经验,总体来说还行,零写作基础的去学习学习还是很不错的。已经有一定写作基础的可以看自己兴趣,是否愿意报班。反正多学些东西总归是好的。
我不知道彭小六有没有报过写作培训班,他的文给我感觉比很多开培训班的人写得还要好,有宽度,也有深度。不知如果他上过写作课还能不能实现今天这样骄人的成绩。
很多人说自己的文章阅读量还可以,但就是点赞数不多,可能写了一百篇文章,总点赞数还没有文章数量多,而有的人一篇文章就好几百个赞。为什么会有这种差距,因为人家文章写得好啊,谁会愿意为毫无营养的文章点赞?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就算不是专业写作的读者群,至少也有鉴别好坏的能力。好文章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人家才愿意心甘情愿为你的文章点赞。
彭小六之辈的文章见过的大多都会觉得好,因为他们的文章有深度有内涵,读起来又不会显得深奥难懂。道理很大,理解难度却很小。
所以,要写出好的文章,首先你得学会深度思考。
我刚开始在写作平台上发文时,把文章发给身边的人看,他们都说我写的文太肤浅了,像小学生作文。讲的那些道理连小孩子都说的出来,一看开头便知结尾。这就是没有进行深度思考的结果。
第五季《奇葩说》辩论王者陈铭,冠军荣耀实至名归,辩友们都称他为爱神。任何一个辩题到了他面前他都能上价值到宇宙的高度,站在宇宙中心呼唤爱。
为什么陈铭的辩论打得那么好,正是因为每个辩题他都进行了深度思考。高庆一说别人为了得到80分会准备100分,可陈铭会准备500分,他会从所有可能的角度去分析思考每个辩题。这种认真的态度,叫其他人怎么能是他的对手?
深度思考力不是说有就能有的,有的辩手想模仿陈铭的打法,上价值,可是就是上不去,跟冠军之位就差一个陈铭的距离。
深度思考也不是说你说得多就是有深度了。有的人写文章,天马行空,写到哪是哪,洋洋洒洒几千字,但通篇结构紊乱,中心思想不突出,立意不明,读起来不知所云。别说给你点赞了,连把文章读完的想法都没有。
深度思考的前提,你得懂一点逻辑思维。很多好的文章,哪怕是散文,都是形散而神不散,都有逻辑的。罗振宇的《逻辑思维》,对从历史发展到今天的很多问题从逻辑上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观点的好坏暂且不提,但他看待问题的思维独特,角度新颖,很有可看性。
深度思考不仅可用在写作上,还可用在生活以及工作的方方面面。
跟领导汇报工作,如果你是领导,你是喜欢那个说话有条理有深度的员工,还是那个信口开河想到哪说到哪的员工。答案肯定是前者。
有人说自己嘴笨,不会说话,连吵架都吵不赢别人。笨的是你的嘴吗,错,笨的其实是你的思维,脑子里没内容你能说出什么来。只有看得深想的远,才能说出有见地的话。所以说看一个人有没有内涵,听他说几句话就知道了。
深度思考是可以练习出来的,在这里想推荐两本书给大家:
一本是《结构思考力》,这本书在前面写的文章里跟大家提到过,这里再说一下;
一本是《思维导图应用魔方》,都是教我们如何进行深度思考的。
具体的方法书里都有讲,很全面,很具体,只要按照书里教的多加练习,你也肯定会成为一个会深度思考的人。
说了这么多,我想表达的一个观点是,你可以通过多写文章提升写作水平,提高文章质量,或许十年后你在写作上能小有所成,但在信息发展如此迅猛的今天,十年可能就等同于过去的一个世纪,你怎么知道十年后会发生什么。
悲观点来讲,写得再多,如果你的思维方式没有变化,可能你写100篇文章的反响还没有别人写一篇的反响大,这对你又有什么意义。
写文章不能只顾着自己爽,你爽了,读者就惨了,那他们完全可以选择不看你的文章。那不就有悖于你的初衷吗,当初你写文章不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看到吗?
所以与其花时间多写文章,不如多想想怎么写出好文章。
目标一年写1000篇文很难做到吗?我觉得不难。10000字是一篇文,100字也可以是一篇文,这个目标太容易实现了。
或许可以把目标改成,写出一篇点赞量1000的文章呢?如果觉得难,100也行啊。
注:文章首发于简书,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