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到了阮老师写的《未来世界的幸存者》,一个下午忙里偷闲看完,有的章节走心阅读,有的篇幅匆匆扫过。阮老师写的比较现实和深刻,颇有受益。当然,整体来说,篇幅较短,不足以成书,而且里面有很多阮老师摘录别人的论述,不管怎样,这些都深得我心。上一秒突然想百度一下阮老师,看到“评价”一栏里最后一句是:
很喜欢他写东西的方式,认为他是一个真正有良知的读书人,愿意为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对社会现状体现出了忧患的意识。
这也是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对阮老师在心里对他的评价——博览群书,居安思危。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前三篇《现实篇》、《职业篇》和《创业篇》。结合最近迷茫的状态,三篇读下来的感觉就是“好绝望啊,以后可能真没工作啦”,“这些职场现象说得好对,醍醐灌顶”,摘录如下。
1. 作家吴晓波把难以被机器替代的能力,称为“柔软的能力”。我们可以总结出三种这样的能力:(1)人性化和人格魅力;(2)创意;(3)决策和领导力(即企业家能力)。
2. 纳米学院。
3. 你要主动去接触和学习,那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引用一个网友的话,“你要做的就是自主、跨界、终身学习”。
4. 《你的命运不是一头骡子》
5. 骡子只是施工队的工具,跟锄头或者扁担没有本质区别。但你不是他人的工具,你活着不是为了被动地被他人使用,而是应该要有自己的价值。
6. 你的B计划在哪里?
7. 制定B计划的时候,你可以问问自己,如果人生重新开始,你会选择怎样的工作? 把这个当作B计划的起点。
8. 简单说,选择或开发创业产品时,记得问自己三个问题。
1、它有用吗?(Is it useful?)
2、它易用吗?(Is it easy to use?)
3、它用起来令人愉悦吗?(Is it delightful to use?)
9. 丘吉尔说过,“所谓成功,就是不停地经历失败,并且始终保持热情。”(Success is going from failure to failure without losing enthusiasm.)
10. 划分任务的优先级,不要把'急切'当作'重要'。
11. 一个有用的技巧是,将所有任务按照"重要性"和"紧急性"两个维度,分成四个象限。
12. 推销自己。
13. 学会带领团队。
14. 你要想通,这一切并不重要。有人提交了烂代码,网站下线了,又怎么样?工作并不是你的整个生活。它们不是真正的问题,只是工作上的问题。真正重要的事情都发生在工作以外。我回到家,家里人正在等我,这才重要啊。
15. 把自己当成主人。
16. 学技术要掌握本质。
在这个资产过剩的时代,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而不是生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自己想要过怎样人生,人生逐渐变成了经历和体验。最近,不,是比较久一段时间以来,比较迷茫困惑,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人生问题接踵而至,但社会这个大环境,似乎并没有对我们友好。就像阮老师在文中写的,我就是那样一头被人当成工具的骡子,内心明白,却又默默忍受着,不是懦弱,是懂得权衡利弊,是还没有足够的资本与不满意的一切对峙。也许,我这一生都只能是个nobody,疲于应对生活,但又能如何呢?这大概会是很多人的状态,充满了无力和无奈。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始终都是渺小的。能做的只有两个字——尽兴!
都说程序员是青春饭的行业,可是什么行业不是青春饭的呢?任何一种职业,青年都是最有创造力的时期。演员也是一种“青春饭”行业,可是现在化妆、美容技术这么发达,我们越来越难看出一个人的年龄。没有一种行业稳定、不加班、不吃青春饭的,没有一劳永逸。其实,年龄不应该成为个人发展的限制,无论多大年纪,最重要的是人的状态,是不是有目标,并为之坚定的努力着。
现在的社会背景,人们的幸福感越来越弱。的确,很多东西令人艰难无力,比如房价。但是,一切都在发展进步,我们无力改变的只能顺其自然,但是却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人这一生,起起落落很正常。
制定近期目标,长远规划,还有 plan B。
自律、自信、自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