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樊登读书讲了樊登老师自己写的一本书《樊登讲论语:学而》,听完后第一感受就是樊老师讲到的这些论语听起来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并非是自己研究过论语,而是发现樊老师讲述过程中许多内容都与自己最近听的逻辑课中的案例有所联系,就自然而然理解起来比较容易。
框架思维
《樊登讲论语》其实是分为上册和下册的,这其实就是逻辑课中讲到的框架思维,《论语》一共20篇492章,每一句都是值得我们仔细推敲,但这么多值得学习的内容樊登并没有一下子囫囵吞枣式的就开始解读,而是首先分为上下两侧,每一册在此分为若干个章节进行解读。
抓住关键问题
怎么在有限的时间把这本书讲明白那?樊登从《论语》的前十篇中找出了二十句,最能代表孔子思想的名句进行讲解,只要能知道这二十句的意思,掌握背后的故事,那么你就能够抓住关于孔子的核心价值观与精髓。
刻意练习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其中“学而时习之”就是你学习了知识以后就要不断地练习。学到和做到之间是有很大的差距,而这样的差距就是需要你通过不断地练习,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才算是真正做到。
社交学习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时习之”是自修,而“有朋自远方来”就是共修。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仅仅依靠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你其实是需要其他人来带给你刺激,带给你外在信息,产生良好的互动。这样在自身刻意练习的同时和他人进行互动,自修和共修同时进行时我们才能达到人格境界“人不知而不愠”,能够淡定地处理身边的各种荣辱。
不断重复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毋意:别瞎猜
毋必:没有什么事是必须要按你的意志去做
毋固:不要固执己见
毋我: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人的大脑其实存在很多缺陷,我们的思维多数情况下并不是理性的,充满了大量非理性判断。所以这四件事其实就是在反复提醒我们人的大脑并不可靠,我们要学会质疑,学会更深一步地思考。
《论语》之所以能流传千年,就是因为它已经经历了时间的检验,它的任何一句话都能给我们现实生活带来启示。而它的内容又和我们逻辑课中学到的理论不谋而合,这就证明了逻辑课上所提到的:真理并不是创造的,而是被发现的,他是真实存在的,就在那里等你去发现。
希望我们能用等多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大脑,去发现更多人生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