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与两位师友小聚。
老师是小城颇有名望的书法家。退休后到老年大学教授书法课,学员有些是各局机关退下来的老干部。
你不知道,跟这些人在一起多有意思。老师呷了一口茶,悠悠地说。
他们大多没有书法基础,但对书法热情有加,往往信手拈来。如果用专业眼光看,他们的字几乎没有帖印,他们希望得到专业的指点,但你若直言不讳地指出他们用笔、用墨、章法方面的错误,通俗点儿吧,你说,你的字不行,根本连门都不入,他们绝对是要与你翻脸的。或者,干脆,就不来了!你想啊,六七十岁的老爷子,费老大劲写了幅自己满意的作品,兴冲冲请你好评,你上来就来个差评,谁受得了?
您总不能违心地一味说好吧?我问。
这个要因人而异。我在学校代课七八年了,和这些学员也成了朋友。对那些胸襟开阔,能听得进意见的学生,我往往也会据实相告,他们今天吸取一点,明天改进一点,字往往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对那些自我感觉良好,一心求赞以满足自己小小的虚荣心的学员,我一般会先满足他的愿望。
有一次,我看到一位老学员写田蕴章的楷书,在生宣上写,笔画拖出,他对自己洇出来的效果还非常满意。我希望他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就善意地调侃,这个帖已被你写到极致了,再写,你也超不过田蕴章。我建议您临临张黑女。一向高傲的他乖乖地临起了墓志,找到了适合他的碑帖,这一段儿上手挺快。
其实,说白了,人到这个年龄练书法,有几个是冲着参展拿奖去的?大都是图个乐子,精神上有个寄托,修身养性,总比打麻将强吧?
所以你基本不能以专业眼光去要求他们,苛责他们。更多的时候,要给予他们鼓励,拿放大镜找优点。我总对他们说:买个檀木箱子,把自己的作品保存好,将来,是你们的传家宝。百年之后,孩子们看着作品,见字如面啊!
这么一说,这些老同志练得更起劲了。
老师给我们续上茶水,继续说。
学员中有一个年轻人,家在几十里外的乡下,在镇上开了个烧鸡店,好写字。一年四季,风雨无阻来上课。前一段限号,来上课时,把车停到南环,而后徒步赶到教室。对这样的学生,你只能竭尽所能,倾囊相授。说到这儿,老师的情绪有些激动,表情也变得严肃起来,像这样一面担负起生活的重担,一面执着追求艺术的年轻人不多了,对他们的指导,我必须尽心尽力,不然,对不住他们。
我恭敬地给老师献茶。
老师不疾不徐的讲述道出了教育的两个应有之义:
其一,好的教育应该因材施教。
尽自己的能力,给每个学生最适切的教育,让每个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这当是老师的终极追求。做了29年教师的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赵群筠局长在上周举行的大运河·拱墅教育论坛——2018中澳杭州峰会上曾有过这样一段深情的讲述:
“我们要培养具有核心素养、拱墅气质的孩子。他要身心健康,这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他要正直善良,这是为人之道的良好素养;他要学有所长,在他喜欢的领域发挥他的能量。
我们所能做的就是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全方面地培养他们,帮助他们在未来有所作为,成长为自己最想要的模样。”
听这样的讲述,你怎会不受到感染?
其二,教育就是激励和唤醒。
好的教育要永远给每个学生以希望!有愿景才有前进的动力。教育是根细小的“芦苇管”,要向孩子多多输入“甘甜的蜜汁”。同样是在大运河·拱墅教育论坛——2018中澳杭州峰会上,闫学老师做了《卓越课程的儿童立场》的专题报告,在报告的结尾,闫老师动情地说:
“绘本课程评价的重要功能是不断呵护、激励和持续推进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
“我希望我们的孩子具有家国情怀、世界眼光,有天地有我的责任和担当。”
“我们美好的课程会给孩子插上巨大的彩色的翅膀,带领孩子飞向最美的诗和远方。”
闫老师的这番话坚定了我的教育理想和信念。
追随王君老师的陈晓东老师说:一个人能够走多远,除了他内心行走的渴望,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和谁一起走。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我庆幸,身边有这么多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