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时候,确实会有些踌躇。教学应该是什么样子,原本清晰,却又时而模糊了。
讲《天上的街市》,讲到郭沫若,教材注释是四川乐山人,我让大家加上沙湾两个字。孩子们一片嘈杂,竟没有一个人原先是知道的。我心里顿时有点说不出的滋味,家门旁边的名人孩子们居然闻所未闻,这……确实让人多少有点失落。于是我问他们乐山市树是什么市花是什么,都是猜。最后我问了他们,沐川精神的是什么,八个字。猜了“竹子”、猜了“坚持不懈”,我想这个有点难为人了,所幸猜的已经接近了。我告诉他们“务实勤勉,豪迈坚韧”,看表情应该都是第一次听说。讲“丝绸之路”问“一带一路”,仍然鲜有人知。
我想,作为一名当地的中学生,是应该了解起码的本地文化内涵的。或者说,从小,孩子们是应该被“灌输”至少本地的文化精髓的。但是,事实不尽如人意。
今天夏天当了旅游节的志愿者,才发现自己对于沐川很多文化都是非常欠缺的。我们大人尚且如此,小孩子就更别说了。如果我们要请别人来玩,只说得了其实也只知道竹海、金王寺、桃源山居等景点,就拿桃源山居来说,可能是走的最多的了,它的概况、设计理念我们是否知道呢?也许你要说我们就是走一走,没必要知道。但是,如果一个地方的景点,连当地人都不明白其中奥秘,我想,这是有点悲凉的。说小了,是个景点,说大了,就是文化。而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未来不都是靠小初高教室里这些人吗?
学语文,究竟学什么,这是个问题。教语文,究竟教什么,这是个难题。对于新兵的我来说,也许把这个问题太理想化,在目前的状况来看,这也终究不是太好的事情。
这节课的课堂目标理所当然的没有全部完成,但是我想多年以后,他们隐隐约约记得一些课本之外生活之中有益的东西,便是好的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