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面对“改变产生的不安”与“不变带来的不满”时,人们常常选择了后者。也就是说,人们是自己下定决心“不改变”的。
也许你会认为这不太可能吧?我一直都下定决心要改变啊!只是缺乏能力,或者是因为过去、环境、当前处境……导致我无法做出改变而已。
真相如此吗?
其实并非如此!你之所以没有改变,并不是因为无法改变。无论在何时,也无论处于何种环境中,每个人都是可以改变的。你之所以停滞不前,只是因为你下定决心选择了“不变”。
尽管目前的生活可能存在种种不便,但你可能仍觉得目前的生活方式更好,因为你觉得保持现状不改变更轻松。如果保持现状,你可以根据经验应对眼前的问题、推测可能出现的结果,这对你来说更加熟悉和可控,即使遇到意外情况也能够妥善应对。
然而,选择改变就不同了。如果你选择全新的生活方式,你就无法预知将会面临何种问题,也不确定如何应对当前的挑战。未来充满未知,生活可能更加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带来更多的焦虑、甚至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换言之,尽管人们对当下可能有很多不满,但他们仍认为维持现状更为轻松、更能获得安宁。因此,是你自己主动选择了当前的生活方式。例如,尽管你感觉当前不快乐,有时感到痛苦,甚至想成为另一个人。但你当前的不幸,并不是因为生来就不幸,而恰恰是由于你自己亲手选择了不幸。
这并非无稽之谈,就像没有人故意做坏事一样。这里的“坏事”,并非指道德上的恶行,而是指“无益”的行为;相应的,“善行”指有益的行为。换言之,每个人都不会故意做对自己无益的事情,尽管你认为别人正在做“坏事”,但从对方的角度看,他们可能视此为“善行”,因为对他自己有利啊。因此,纯粹意义上想要做“坏事”(即无益的事)的人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即使你认为别人在做“坏事”,那也是因为这件事对你并非“善行”,对你无益。
因此,你在人生的某个阶段觉得“不幸”,是因为你自己选择了“不幸”,并非因为你生于不幸或身处不幸的境地,而是因为你认为“不幸”对自己是一种“善”,对你有好处。
回顾最初的问题,为何说是你自己选择了“不幸”呢?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也就是说,尽管你感到当前很痛苦,觉得生活不幸福,但你仍不愿改变,因为你认为当前的不幸对你而言是“有益”的,所以,我们所谓的想要改变,实际上一直是下定决心“不改变”,且这是你主动选择的。
但我要告诉大家的是,你之所以“不幸”,并非因为过去、环境,更不是因为你的能力不足,只不过是因为你缺乏勇气,缺乏“追求幸福的勇气”,不敢跨出改变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