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个朋友最近很纠结:到底该不该买房子呢?
面对居无定所的现状和不断贬值的现金,面对国家“居者有其屋”“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政策调控和舆论导向。买还是不买?现在买还是等降价再买?买北京的还是买老家的?各种问题迎面而来,让朋友左右为难。
不停看网上各派专家的言论,不停询问亲朋好友,依然难有定论。屋漏偏逢连夜雨,最近房东儿子要结婚用房,所以还要加班之余去另找租住的房屋。
“你说我买不买?现在这么贵。前年买的时候要便宜百分之三十。这两年挣的钱还不够这房价的涨幅。现在买真不甘心。”他在电话里咨询朋友。
“是啊。前年建议你赶快下手,你犹豫不决。现在是够贵的了。但是你没自己的房子啊。你是刚需,能负担得起就下手吧。”朋友如此这番话说了几年,如今再说一遍也意兴阑珊。
“可是我真不甘心啊。而且现在国家调控得这么严格,说不定过两年还会降的。”他又开始寄托于调控。
“房价整体降没降我不知道,但是我周围可是没见实质性降价啊。而且你不是着急结婚用吗?你能说服女朋友再等几年吗?朋友有点恨铁不成钢了。
“可是万一过几年降了,我不是亏大了。前两年的低价没买上,后几年的低价没机会,现在买的话,正好站在高点上。”他好像把未来的房价走势看得如真事儿一般。
“前两年买房你也是这么说的。”朋友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差点直接把电话挂了。但最后还是说了一句:“你女朋友等得起,你就等着吧。”
他又陷入了买房选择困难症之中。这个病症一直没抛弃他,只不过面对买房关口,症状更为严重一些罢了。
02
两年前他就是这样的,今天再次轮回。他完全忘记了当初的境遇。
可旁观者看得真切。对于他,选择不在于是否解自己的现实生活之困,而在于他有没有从这个选择中占到永久的便宜。比如,他的心愿是,他买房时,市场最低点,他买过房,房价一飞冲天。
想站在绝对的优势上,获得最高的心里平衡。是包括他在内的这类人的共同点。
然而,即使是头脑、信息、判断都占优势的李嘉诚巴菲特,也不敢如此奢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吧。
平凡如你我这般的人如何能轻易得到这样的价值优势。
结果遍地都是:同样起点的人,早买房的人,身价几百上千万;等市场低点的人,拿着当初的五十万当成如今的二十万来花,还要看着房东的心情寄居于他人屋檐之下。
其实,所谓的选择失误,选择困难,只不过是太过贪婪,在寻求利益最大化时迷失了双眼。
这种人不看现实,奢求未来,结果被现实当头棒喝,被未来抛之荒野。沉闷,犹疑,贪婪,赌徒之心,都席卷而来,成为当下的一个怪胎。
这样的怪胎还少吗?
03
为生活而左右为难,是因为你比较不出哪个方向更利于自身;为爱情而左右为难,是因为你爱谁都不如爱自己多一点。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没有果敢无畏的担当,必定会聪明反被聪明误,为自私所伤。
苦求的求不来,苦等的依旧让你在等。分不清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命运也不会给你最佳的结果。
人还是应该知道自己要什么。明确了目的,才会不计代价地去实践争取。而这时的勇往直前往往才是最佳捷径。
想了那么多前因后果,就是没想到该如何迈出第一步,只能在自我的漩涡里挣扎。
少虑的,往往简单几步就走向成功;多思的,绕来绕去都在做着准备,准备再周全,还是缺少临门一脚,成功就那样遥不可及。
想要的太多,担忧失去的代价越大。不如且行且珍惜,在行程中不断修正。
你说选择太多无从下手,其实那不过是你贪婪内心的游移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