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跟Ben交流,他说刚跟孩子搭完积木。
我说,你是个好父亲,肯定跟孩子是朋友的感觉。
他说,孩子其实是最好的老师。
一直以来,总以为成人就是一个传授者,而孩子是个接受者。虽然我未成家,但我很喜欢孩子,外甥女出生让我感受更深。当然,还未为人父,也谈不上真正喜欢或不喜欢,因为当孩子在哭闹,不听话,打乱你的作息时间时,这些作为外人来说是还未体验过的。我姐是一个很有耐心的母亲,在我看来她的心性很好,这样的女人不多。
外甥女在姐的呵护、正确的教养下,不断地成长为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大概已经十六个月了。每次她看到我都很热情,朝我点头,并且说着目前还没成型的口语。六一儿童节刚过不久,这个节目对我来说,至少也是十五年前的事了。以前在镇上读的小学,没到儿童节,班里都会做游戏,并且有本子、笔、糖作为奖励,就这些就足以让作为孩子的自己,开心大半天,这种满足与幸福感,在成人之后,比较少体验到,需要接下来的生命历程中去不断找回来。
在我们那一代人,同学还是相对多的,不像现在很多人涌向城里发展,镇里自然人就越来越少了。小学离我家走路只需要10分钟就可以到,离开小学后,我就再也没怎么回去过,因为感觉那里没有太多值得留念的。长大后,回头看以前的小学老师,我的批判性是比较重的,就觉得:怎么他们这样也可以成为教师?!就教点基础知识,控制好学生,拿一份稳定工资,,似乎没有较好的互动,对学生的启发。在小学时,被老师凶,扔粉笔,教鞭打掌心的频率不在少数。
如果作为老师、父母,能够真正地放低姿态,相信孩子内在有足够的智慧与资源,那其实就不仅是我们在教孩子东西,而是从他们身上会学到更多东西,其中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活力。小孩子非常简单,你给他什么感觉,他就会很自然地给你真实的回应。
从我记事起,家里还算温馨,也没经历什么大风大浪。但似乎从童年开始,就没有感受到生活的轻松感,以前每到周日时,就产生对周一要上学的那种无助感,这是从很小就有的。虽然长大后,我们会经历各种各样不同的事情,但很多时候是在复制童年时的模式。
以前在心理圈很有名的武志红的书中,看到很多次关于活力的字眼。抑郁的本质还不是痛苦、忧伤,而是丧失了活力。武志红几年前在广州未名咖啡馆举办的讲座,当时需要办一张三百六的卡,才能进去听讲座,当时买了一杯三十块咖啡,直到我离开广州时都没消费过,后来送给别人。听他讲座时,我感觉到他的口头与书面表达之间的不同,书面表达是很自在的,但现实中的口头表达,偶尔会有些卡壳。他自己也说了,他从小就会感觉到在人群中不自在,经常连举手投足都会感觉到不自在,当时我就感觉从他身上,我很深刻地感受到他说的那个点。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很有活力的年轻人,当然这样一群人很容易在人群中就被人识别,也很轻易就会被看见。而也有不少丧失活力的年轻人,这群人有的在努力做着各种尝试,有的在探索着各种方式,来跟这个社会发生关系,也希望能被这个世界看见。我们都是从小孩成长过来,成长中的环境、经历各不相同,人与人之间就分出了如此多样性,也让这个世界物种更加丰富。
今早我跟Melody说我要让自己头脑变得更简单,离开了踏踏实实的现实生活,我们任何的知识,都可能变成一种负担,让自己想得更复杂、纠结。最好能回归到小孩子般的状态,让自己变得更加绽放,我想当我能逐渐把能量收回到自身时,就不止目前这点能量了,我觉得气场至少能比现在强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