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今天的夏风特别特别大,阳台的衣服随着风的方向任意飞舞,上演了一场别样的摇滚伴舞。
一如往常的周末,一如往常的自我对话,总是会在某段时间结束后给自己这样一段特殊的时光:发呆、思考、总结。
其实人生就是一段与自己和解的过程,很多时候的焦虑就源于对自己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许这样的自我对话和自我和解能像一盏路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也能让我们透过光亮发现更多未知的东西,更能让人能把接下来每一天的时光过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北上广深的节奏一直很快,快到让你每天除了活在现实里就是睡梦里。
有时我们甚至连问问自己喜不喜欢当下的时间都没有,很多人都是被时间拖着往前走,如此匆忙,一切人、事都像是过客,即便你想留,也许还是要被迫上路,因为大家都在往前走,你不动后面的人也会推着你往前走,有种身不由己的意味。
无论正在走的路多么的泥泞不堪,我们都会选择流着泪继续走下去,有时明明状态如此不堪,却还要一昧地昂着头让眼泪往里流,其实只要停下来抬头看看自己的处境,再问问自己的内心,不难发现原来眼泪并不是因为泥泞而流,而是被迫走进泥泞而流。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害怕事情有多么困难,我们害怕的是事情很困难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去经历这样的困难,虚度人生很可怕,艰难的虚度人生更可怕。
很多人抱怨着眼前的苟且,又不敢去想诗和远方,于是不仅过着当下的苟且连梦里的诗和远方都没有,为什么连想的权利都要被自己剥夺?
前段时间身边很多朋友都劝我辞职,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我不适合现在从事的工作,甚至还有领导找我谈话,认为我应该选择别的路去试试,比如文案、比如培训、比如策划等等文字类相关的工作。
无论是朋友还是过来人的一系列好言相劝让我产生了恐慌,我开始怀疑自己的工作,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生活,陷入了无尽的自我否定中,那段时间觉得自己似乎真的从毕业到现在虚度了几年。
她们每个人的声音都在我脑子里徘徊,那几天“辞职”这样的字眼无数次在我脑海里飘来飘去,甚至让我对当下的工作产生了莫名的懈怠和抵触。
我花了几个晚上的时间写了几份求职简历,甚至在周末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看看是否有合适的岗位,我变得焦虑甚至有点急躁,生活似乎不该被我过成这样,可是我还是这样过了。
一样往常的周末早起上了两小时的舞蹈课,出了一身汗,上完课回家的路上吹着风忽然自己像是被点通了,为什么要因为别人眼里的自己而做出一系列的改变呢?别人难道比自己更了解自己?也许别人眼里那个更擅长某些东西的自己不过只是结果呈现时的那个自己罢了。
很早之前就有同事推荐我去做培训,那时已经在做兼讲,当做工作之余的自我提升。上了几节课后有些人认为这个小家伙培训能力不错,干嘛不去做培训呢,当时我就委婉拒绝了,因为很清楚培训不过是自己用心想去尝试的一件事,它不应该成为工作的全部。
我不过是比别人多努力了一点,上课之前我可能会写好几种不同类别的开场白和自我介绍,毕竟一个好的开场能让一堂课成功一半;我会想着设计一些好玩的互动环节,不要让课堂氛围过于死板;我会自己对着课件不断试讲到凌晨,只是为了让思路更加的连贯。
别人眼里的那个我不过是结果输出时那个自信而且得体的我,过程只有自己知道,就像朋友圈里的状态,每个人展现出来的总是较好的一面,真实程度又能占据几分呢。
一下午的时间我开始不断问自己,也不断回忆和梳理起这两年的职业生涯,是要改变了,是该改变了,但也因为不断的尝试和改变才有了这样多样的自己,却不该因为别人眼里那样的自己而开始让自己慌了、乱了。
重新打开了自己工作的表格,写下了接下来一周的工作计划,不慌不忙,那份焦虑终究在这场自我和解的过程中殆尽。
每一场自我的对话总是那么的珍贵,就像在快节奏前行时给自己按了一个暂停键,让人好好站在原地看看自己周围,看看当下,一切都不是泪眼模糊时那样的世界,一切似乎都变的清晰,前方的路也变得更加坚定。
夜晚的风开始变的有点温柔,听了一首高晓松老师作词作曲的民谣《一叶知秋》,就像这温柔的夏风,似乎也在融入这样祥和的自我世界,饱满而丰盈。
潮升 月落 雨淋湿传说 一张信纸写不下许多
你想起的我 在望着什么
你张开的双手 在等什么
你想我吧 在某一个刹那
你正面对一杯青涩的茶
你已老去了吧 不再为梦疯狂
你平静了吧 像海上的花
曾经牵着手 说的以后
那个普通路口 如今月如钩
海棠消瘦 一叶知秋
流星只听见 一句誓愿
就落在你背后
下雪的冬天 树梢上挂满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