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心理账户:钱在每个人心里并不是统一存放的,我们会把钱分门类别地存在不同的“心理账户”里,比如生活必要开支的账户、家庭建设和个人发展的账户、情感维系的账户、享乐休闲的账户等
2 沉没成本:人们在决定是否做一件事情时,不仅会考虑未来有没有好处,还会考虑自己,过去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投入了多少。这是一种有趣而顽固的非理性的心里,也叫“协同效应”
3 比例偏见:很多时候,人们本来只考虑数值本身的变化,比例偏见却使我们更倾向于考虑比例或者倍率的变化。也就是说,人们对比例的感知比对数值本身的感知更敏感
4 损失规避:得到的快乐并没有办法缓解失去的痛苦,心理学家把这种对损失更加敏感的底层心理状态叫作“损失规避”
5 价格锚点:相当于往用户的价值评判体系中放入了一个参照物,这个参照物在用户心中形成了“锚定效应”
6 联合评估:评价一件事物时,如果有明确的其他事情可做比较,人们就会联合评估这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的利弊;否则,人们就会单独评估(我强敌弱,联合评估;我弱敌强,单独评估;敌强我也强,单独评估;敌弱我也弱,联合评估)
7 现状偏见:如果一定要改变,就需要付出额外成本,对冲改变阻力。这种不愿意改变的心理现象叫“现状偏见”。(某人去买二手车,看中一辆宝马,标价50万元。他很喜欢,但只愿意出价40万元。车商犹豫一下答应了。他很高兴,于是付了钱,开着车去加油。加油站老板也看上了这辆车,想出53万元买下来,但他毫不犹豫的拒绝了)现状偏见,是一种即使改变更有利,也不愿改变的心理。营造“现状”,提高用户的“改变”成本,利用现状偏见化解现状偏见,是商业世界众多问题的解药。(一件标价10万元的高端地毯,富人不敢随便出手买下,怎么办?商家可以提供试用服务,试用一个星期,一个星期后很多富人就买下来了)
8 跨期偏好:时间折扣的高低是相对的。总体来说,相对于“延迟满足”,大部分人都有对“即时满足”的偏好,也就是所谓的跨期偏好。(假设你中奖了,现在有两种选择:A 立刻拿到450元;B 一个星期后拿到500元。这两种选择都没有风险,100%能拿到奖金。你会选哪一个?虽然很多人选择B,但是也会有不少人选择A,现在就拿走)
9 结果偏见:指的是我们看到一个人获得成功,就立刻认为他的所有行为都是正确的、有道理的。(一支销售团队,一个看起来自由散漫、不太可能出业绩的员工,这个月居然做得非常好;而另一个非常有打法、业绩也一直很稳定的员工,这也月的业绩却令人失望。那这个月的“优秀员工奖”该发给谁)结果偏见会让我们从正确的结果推出错误的原因,又因为坚信并且执行这个错误的原因,从而滑向失败的深渊。结果偏见,让很多企业最终死亡于“错误的归因加上正确的执行”。
10 适应性偏见:随者时间的推移,一个人对任何一件事都会慢慢习惯。好东西用久了会习惯。也就是我们说的“习以为常”。(一个员工最近表现非常出色,他带领团队刻苦公关,拿下一笔大订单,为公司创造不菲的利润。这时候,公司准备好好地奖励这个员工,是涨工资还是发奖金?涨工资也许不是最合适的方式)
11 鸡蛋理论:源于消费者的一种行为特征:人们对一个物品付出的劳动或情感越多,就越容易高估该物品的价值。(某家食品公司发现自己的蛋糕粉一直卖得不好。研发人员不停地改进配方,用户就是不买账。最后发现当高粉真正滞销的原因是预制蛋糕粉的配方配得太齐了,家庭主妇们失去了“亲手做”的感觉。于是就把蛋糕粉里的蛋黄去掉,这想法被称为鸡蛋理论。这种现象在宜家同样看到。人们热衷于购买宜家的半成品家具,回家自己组装。所以,鸡蛋理论也被很多人称为“宜家效应”。
12概率偏见:行为经济学家把人类自以为的概率称为心理概率。而心理概率和客观概率不符合的现象叫“概率偏见”。(一个人参加一档电视节目,很幸运地获得了上台抽奖地机会。舞台上有A、B、C三扇门,主持人说:“一辆特斯拉就下其中地一扇门中,如果你才对就可以直接把车开走”。全场沸腾,选任何一扇门地概率都是1/3。这个人犹豫一下,选了B。这是,主持人打开了A,A是空的,主持人问:“在给你一次选择机会,你坚持选B,还是选另一扇门。统计显示,大部分人在这种情况下会选择坚持,理由是:现在无论选择哪扇门,猜中地概率都是50%,既然概率都一样,还是相信直觉,坚持自己的第一选择吧。恭喜大部分人——都猜错了!正确答案是:换。猜中的概率会高一倍)
13凡勃伦效应: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商品越贵,反而卖得越好。这种现象叫“凡勃伦效应”。
14 确定效应:绝大多数人就是不理性的,他们不愿意为了看似更大的收益而冒险放弃确定的、小一些的收益。这就是确定效应(有两个赌局,赌局A有100%的机会赢得100万;赌局B有10%的机会赢得500万,89%的机会赢得100万;1%的机会什么都得不到。计算一下,显然应该选B,但绝大部分人会选A,而不是B)。“见好就收”“落袋为安”就是确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