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时,小脸微红,笔尖飞驰。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犹如一道闪电,击中心灵。
“是啊”
“原来是这样”
“太牛逼了,我怎么没想到。”
“这样写果然更传神啊。”
下课提笔,懵逼!脑袋仿佛在冰箱里刚拿出来,还是冻住的。
这时不免陷入深深地疑惑,课程已经过半,写作仍无头绪,这钱估计是白交了。
与闺蜜说,迎来的自然是嘲笑,“没吊事去上什么写作课啊。”
与老公说,迎来的是一个奋斗的背影,他打英雄联盟,压根没空理我。
与女儿说,迎来了一个甜笑,还有很多口水。
但我就是我,不一样的花朵。
转机出现在Spenser的第四堂课,讲的是《写出触及灵魂的文字》,而我手头正好买了一套木心的书,一直未看。上过课后的一天,偶然一翻。这不就是老师讲的触及灵魂的文字吗?
顿悟就是一瞬间的事!
自那以后,我找到了上写作课的正确打开方式。
短短几堂写作课,并不能让我们写出牛逼的文章。
如果你把课程目标定在写出好文章,那么迷茫便是必然。
但如果,你把目标调整为,把参加写作课,看做一个开始写作的契机,
那么你也许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
《习惯的力量》这本书里有一个概念,叫做“小成功”。
“小成功”是关键习惯引起广泛变化这个过程的一部分。
小成功其实是细微优势的稳定运用,一旦一个小成功完成了,就会推动下一个小成功。
所以,我们不要一开始就把目标定的太高,要制定一个切合自身水平实际的小目标。成功都是一小步一小步走出来的。
我们的社群,确实是这次写作强化营最有价值的地方,Spenser的认知确实高。
因为我们稚嫩的作品有个接收的地方,这可以促使我们养成思考和练习写作的习惯。
习惯一旦养成,后面的事就会自然而然地发展。
《刻意练习》这本书的核心价值,就是告诉你,“心理表征”在学习中有多么重要。
Spenser也许不能一下子教会我们写作,但他分享了他写作的整个思考过程。
请注意,这是最有价值的部分。
“心理表征”是什么?是知识在我们心理的反映和存在方式。
下面引用书里的一段话:
“建立心理表征,最关键的并不是比赛,而是打谱,也就是说深入分析大师们下过的棋局,深入分析每个棋子的位置以及下一步招法,仔细分析完之后,再对比大师是怎么下的。如果猜错了,回头再想一想自己到底漏算了什么。这才是刻意练习,如果我们只把它集中在比赛上面的话,我们这个顶多是有目的的练习,甚至可能是天真的练习。”
明白了吗?上完Spenser的课,并不是立即去运用课上学到的技巧写一篇自己的文章。而是仔细体会Spenser及其他老师在课上分析的写作时的思考过程,然后找一篇优秀的文章,去拆解。想一下如果是你写,你会怎么写,然后再看原作者怎么写的。
总结,
上完Spenser的课,你可能回到电脑前仍旧写着跟以前一样干巴巴的、词不达意的自嗨文章,但大家都不想这样。
你也可以通过这次训练营养成刻意练习的习惯,走出你写作生涯的第一步。然后你可能就走出了很多步,然后不可遏制地就跑了起来。
相信我,掌握了方法,这次你可能不会再半途而废了。
-f9��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