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
1.成员搭配要合理。分组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别等方面的因素,选好组长、记录员和汇报员,刚开始教师应该从2人配对或4人相邻合作学习开始,循序渐进,取得经验后再深化发展。
2.学习内容要具体。一般来讲,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处可设计一些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在揭示了圆的各部分名称之后教师提出下面的问题让小组合作学习: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有多少条直径?半径与半径之间、直径与直径之间、直径与半径之间有什么关系?
3.任务难易要适当。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难易适当,如太容易,学生不需要他人协助也能完成,就会失去合作学习的意义,学生的合作也失去了动力;如太难,小组通过一定的努力仍不能达到目标,学生便会饱尝失败的苦果,逐渐失去学习的信心,也就失去了合作的兴趣和主动性。
4.课堂讨论要灵活。精心选择讨论内容、准确把握讨论的时机。
5.合作技能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是需要培养的,要培养他们听的技能、说的技能、交往的技能
组织合作学习,需要教师积极转变观念,充分发挥指导者、参与者、组织者的作用,也要明白合作学习不是万能的,要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自主学习等学习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学习方式有很多,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懂得每一种学习方式会让孩子获得什么,从而有针对性地将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