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期间所有人都在吃喝玩乐,友人也不例外,只不过友人平时就不是爱吹牛的人,在一帮小有资产的生意人当中,相对沉默。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观战各种奇葩的小道八卦。
今天友人突然分享了一张眼镜的照片,让我猜要多少钱。我想了想,应该不便宜,加上自己也带眼镜,结合大致的价位区间,我猜大概3000以上。
友人回了句:1.2w。配上一个土豪的表情。
我心中一惊,不过友人很快补充道不是他买的,是他的朋友在讨论一些户外用品,顺便买了这副原价2w的眼镜。
我不由得发出感叹:“一副眼镜上万,难道戴上就能变成千里眼嘛?”友人也表示夸张,甚至开始怀疑某国际一线户外品牌某某鸟是否真的不值钱了。
其实我明白友人的尴尬处境,毕竟身边一圈有钱人,随便一套衣服可能就是他一个月的收入。这样的消费水平,难免使人自我怀疑。
回想2020年刚刚在上海工作,每一次进城那都会有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魔都的时尚光鲜尽在眼前。
回国前习惯了欧洲人简单朴素的生活:
身边每个人都穿着最简单的款式,哪怕是琳琅满目的购物街,经济实用的店铺门前永远最热闹;
即便是年入千万瑞郎的本地朋友,也不过就是多买了几套滑雪设备,除开工作,背着自己的登山包周游世界,丝毫看不出富豪的大牌感。
原本就讲究实用主义的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中仿佛如鱼得水,苦哈哈的日子依旧过得乐呵呵。
直到回国以后,一切都变了。
几乎所有的人都在为了那碎银几辆争风吃醋,互联网世界中的铜臭味不能说是扑面而来吧,至少可以说是排山倒海,大量的财富外露仿佛成为了一种获得广泛认可的社会共识。尽管我至今也没搞明白,炫富到底有什么好看的。
随着这两年工作生活的起起落落,我逐渐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为什么时尚总是看不懂?因为时尚都是一些不需要劳动的顶层玩家描绘出来的抽象世界,我这样奔波于生存线之中的普通NPC没有放弃劳动的资本。所谓的网红风、轻奢、ins、“XX是女人的第二张脸”、“谁还没有个XXX”等等,不过是资本家通过画饼堆砌出来的海市蜃楼,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掏空你那本就不富裕的钱包。
尤其在外界各式诱惑重重包围的当下,或多或少会有不平衡、被冒犯的感觉。事实上,每个人都有所属的消费层级,弄清楚自己所处的大致位置,选择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打肿脸充胖子必然被反噬,早晚的事;过度扮猪吃老虎,也会忘记身为百兽之王的威严。
在我的认知中,坚定自我,用知识丰盈内心、用脚步丈量世界,逐渐拥有抵抗外界质疑的强大意志,活得洒脱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