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发觉没有,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畸形的攀比,人们的虚荣心与日俱增,当我们一味的追求名牌所带来的旁人艳羡目光时,也在这个泥潭中愈陷愈深。究竟是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开始陷在这种难以挣脱的魔咒中,开始被畸形的虚荣和攀比包围了呢?
亲戚曾对我说,她去幼儿园接孩子,年幼的小女儿对她说妈妈你开车来接我吧,离家只有几分钟脚程的妈妈十分不解,细问下去不禁大吃一惊,只有三岁的小女儿竟然说因为别的小朋友的家长都开车来接送,亲戚不禁感叹无形的攀比已然在这种年纪就已经开始了。其实这种攀比已然呈现低龄化趋势,在强制穿校服的校园里,学生们的攀比体现在鞋子上,谁的鞋子是普通的地摊货,谁的是名牌,就连名牌里也会分出个三六九等。拥有价钱和名声高的名牌的人自然会鄙视拥有低名气名牌的人,一层一层的鄙视链串联形成一个畸形的虚荣和攀比的金字塔。更令人害怕的是这种畸形的虚荣与攀比正逐渐地被社会大众所接受,作为评判一个人的隐形或显性标准。
其实攀比的不仅仅是名牌产品这种可以拿钱买来的东西,更严重的攀比更体现在资源和信息上。自古以来,资源与信息就是最为重要的两样东西,可以说,谁拥有了绝对的资源和信息,谁就拥有了绝对位置和权力。虽然送礼一事屡次被提起并想利用公众力量加以禁止,但效果往往不尽人意。比如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青睐,往往会不惜价钱对每一位老师送礼,而其他家长不送礼就会感觉自己的孩子会被置于一个不利的地位上,所以也跟着送礼,这可以说也是一种群众效应的体现。
再往大说,则是官员腐败案,其实这也是一种畸形虚荣和攀比。比较哪个官员的资源与信息更加畅通快速,资源丰富的人自然会因没有价值而鄙视资源缺乏的人,这时有求者就要提供能够吸引被求者的价值,或是钱财,或是自己手中已有的信息和资源以非法方式交易,以期达到更高的位置。
上高中时政治老师曾说:“我认为羡慕嫉妒恨这个词其实不好,为什么因为别人过的好或者拥有的东西比我们多而要羡慕嫉妒甚至是恨呢!当我们遇到比我们更好的人时,请不要用羡慕嫉妒恨来形容,而用欣赏。你可以落落大方正大光明的说,我欣赏她。”
的确,改变这种畸形的虚荣与攀比的第一步或许是改变我们被物欲的心态,当我们更加理解那些抛弃浮名的人时,露出的不是鄙夷和惊讶,而是欣赏的时候,虚荣和攀比自然会消失。当我们注重的不再是物欲而是一个人真正的能力时,虚荣与攀比这种浮在表面上的东西才会被撇开,而露出真正令人追求的理想生活。
【无戒365极限挑战营第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