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蕾 宜昌 焦点中级七期 坚持分享第234天
德.沙泽尔说:奇迹问句后,来访者就变了一个人。
他的这句话借用了建构主义的哲学观:现实是被发明而非被发现的;这意味着转变原有的客观主义观点。
这个观点与精神健康诊断观点完全相反。如今。很多医学心理学研究已经开始尝试去定义人们经受折磨的“条件”。这是基于结构主义的思维方式,认为存在一种客观的“现实”(例如,存在一种叫做“抑郁”的现实),可以被定义和治疗。然而,令后结构主义的实践者,例如焦点解决的工作者们感到担心的是,谈论抑郁会让抑郁更加具体化。随后这个抑郁就成为了既定的现实,就好像来访者的性别、肤色一样确定。
盖尔.米勒认为,人们的谈论使自身陷入问题之中,而治疗就是通过“谈话把来访者带出来的过程”。
并不是说我们不去面对生活中的难题,问题非常实际并且常常会带来痛苦。然而,这些现实是建构出来的;问题并非独立于我们而客观地“在那里”,而是取决于我们如何协商现实。
正如刘老师昨天在焦点初级10期课堂上讲到的“李萍的故事”。
在这一个案例中,几乎每一句描述里都能找到正向。看似负向、糟糕的事件中都能有正向的一面,每一个抱怨的背后都是正向的期待。我们经常用“难得”去看周围的人和事,用“虽然(负向)、但是(正向)的句式去描述我们看到的现实,不太关注“虽然”的部分,强化“但是”的部分。
这样的思维方式让我们能够更加真正接纳当事人,并给当事人希望感、力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