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野蛮生长”这个词是前一阵在微博上看到一首新歌,李宇春的野蛮生长。歌曲的内容现在已经忘得一干二净,歌词旋律也通通不记得了,只记得这个歌名,是因为“野蛮生长”这四个字真的让我思考好久。
我不知道别人的想法,当我第一眼看到这四个字时第一反应就是:这说的不就是我吗?散养的我,一种最直白,最纯粹的,最原始的呐喊。从小学起,感觉自己就是让家长放心,老师夸奖的所谓“别人家的孩子”,然而内心深处也会有一颗躁动叛逆的心。其实现在想想挺好笑的,那个时候总是想染头发烫头发,不是因为觉得有多好看,只是想着,看,我背着爸妈自己做了一件事。加之后来出国,更是纯粹野蛮的生长。其实觉得自己很奇怪,对于独立这件事从内心里,我是抗拒的,依赖父母,依赖家庭,依赖亲人朋友;然而,对于独立,我又是向往的,喜欢一个人生活,一个人学习工作,甚至有时会喜欢一个人看电影,一个人吃饭,一个人走走逛逛......可能,我就是这样的一个矛盾体吧。
记得小学时,QQ盛行,我记得我的QQ签名一直是Be yourself,从来都没有变过,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做自己就好了,管别人干什么。之后慢慢开始用微信,第一个签名一直用到现在,“随意点”,其实,这是我自己一直想拥有的心态,对待任何事,任何人,随意一点,不要太计较,看淡一点,想少一点。
前几天看了一部电影,叫做谁的青春不迷茫,其实一直以来对于青春电影都有一股子热情,不是因为情节有多触动,只是想看一看别人的青春是怎样的,别人的生活是怎样的,看一看自己没有过的故事。这部谁的青春不迷茫就是这样,情节看完基本不记得了,只是记得这个打动我的名字,谁的青春不迷茫。
其实我们的青春好像也真的没有那么多的爱情,那么多的打打杀杀,那么多青春与梦想,有的可能只是家与学校的两点一线。然而就是那么多的没有,反而让人更加向往电影里的生活,也许这就是艺术与生活的差距吧。
反而,我觉得青春最值得回忆的不但是爱情,更多的则是友情,是那一群我们今后再也不会遇到的一类人。那是一份没有经过社会与现实洗礼过的感情,纯粹的单纯,他们有的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在我们心中,有的是因为有着共同的成长相似的经历。可能很多年过去了,我们忘记了他们的样子,他们的事情,甚至他们的名字,但不会忘的是曾经交织在一起的那份快乐,那份拼搏,甚至是那份难过与悲伤。
谁的青春不迷茫,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生活轨迹,有着自己的苦恼与忧伤,有着那些不想与别人分享的事情。就像21岁的我,不知道我今后会在哪里工作生活,不知道会遇到怎样的人和事,不知道会如何跟这个世界相处,也不知道如何与这个世界say bye。
有时候,迷茫不是个贬义词,因为每一个人都会有人生的不确定阶段,太多的不确定才说明生活是多彩的,是未知的,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